课件11张PPT。杜 甫学习目标
1、反复吟诵,把握诗歌意象,
品味诗歌意境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及节奏,疏通文意。
2.初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自主鉴赏 说一说从诗中的什么地方,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颈联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其去世前三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在此期间,诗人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以“我看到一个 的杜甫”为
题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洁,富有诗意。 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心怀天下,即便穷困潦倒仍身忧国运。失意时,依然不忘为国效力,困顿中还想挽狂澜于既倒,始终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杜甫!任是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他的诗句,我们触摸到了一个诗人心灵的震颤,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从内容与感情上分析《登高》与《望岳》两首诗歌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