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检测试卷(2.4~2.6)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
A.?明亮的镜子 ??????????????????????????????????????B.?璀璨的宝石 ??
C.?奥运圣火 ????????????????????????????????????????D.?一轮明月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水中桥 ??????????????????????????????B.?缸中鱼
C.?镜中花 ??????????????????????????????????D.?林中影
3.春暖花开,湖州的油菜花非常漂亮,阳光下它黄灿灿的,把田地变成了金色的海洋。你看到的油菜花之所以是黄色的,是因为( )
A.?油菜花瓣自身能发出黄光????????????????????????????????????B.?油菜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黄光
C.?油菜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黄光?????????????????????????????D.?油菜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黄光
4.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B.???????
??C.?????????D.?
5.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
6.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B.?
C.?????????D.?
7.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B.?30°???????????????????????????????????????C.?45°???????????????????????????????????????D.?60°
8.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9.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光路是(?? )
A.??????????B.?????
?????C.??????????D.?
1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B.?????
?C.??????D.?
12.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对如图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改变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C.?沿法线向后转动板E???????????????????????????????????????D.?沿法线向后转动板F
13.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
14.如图装置可用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过程中,若将入射光线由原来的沿A0改为沿B0方向射入,再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这是为了研究(?? )
A.?光路是否是可逆的???????????????????????????????????B.?入射角是否等于反射角
C.?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二、填空题(共8题;共34分)
16.?我们在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太阳的像.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树叶是由于光射到树叶上时,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
17.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当光电屏上的光斑由S1移到S2时,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度。
?
19.如图甲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受此启发,在用“平行光聚焦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肯定是不同的。请你说出,凸透镜对________色光的焦距较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厘米,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_______厘米。
21.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
22.如图所示,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1)要使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________(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水中的“蜡烛”是由前方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23.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移动光屏,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小金在做该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中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
24.“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如果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________?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5.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26.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20厘米,如图所示:
(1)小明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
(2)在图示中,只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D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C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A
10.【答案】 C
11.【答案】 A
12.【答案】 D
13.【答案】 B
14.【答案】 A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直线传播;漫反射;凸透
17.【答案】上升
18.【答案】OG;30
19.【答案】 折射;红;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
20.【答案】 10;20
21.【答案】 缩小;抽水
22.【答案】(1)暗(2)D
23.【答案】 (1)10(2)C
四、实验探究题
24.【答案】(1)位置(2)大小;到镜面距离(3)不能;虚;10
25.【答案】(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
26.【答案】(1)显示光路;垂直;漫反射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光纤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27.【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照相机(3)近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