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4-3-2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4-3-2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9 14: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梯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39~40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长方形纸、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从 “巧手小工匠”兴趣班的同学做衣架中发现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兴趣班里的数学问题,(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1:画架上有什么图形?
预设2:梯形有什么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兴趣小组为班级制作画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解决“ 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师: 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预想学生能轻松回答。
师:生活中哪里还有梯形?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梯形。
(二)解决“梯形有什么特征”问题
1.沟通知识,猜想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根据同学们探究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经验,你们认为梯形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平行四边形的研究经验。
2.操作体验,了解特征。
师:请同学们利用方格纸中的梯形,分别从边与角研究一下梯形的特征。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梯形也是四边形,梯形有四个角,对角不相等;还可能发现有四条边,对边不相等;也可能发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明显不平行……
学生动手验证一组对边平行。
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师: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见图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学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及高。
师:梯形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其它不平行的两条边是梯形的腰。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梯形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独立完成。
师:篮球场上你能找到那些梯形?能说出各部分的名字吗?学生观看课件。(见图3)
学生尝试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继续研究我们手中的梯形,你能想办法测量出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吗?可以怎样做?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
学生交流画高和测量的方法。
师:像这样平行线间的距离你能画出多少条呢?
让学生体会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师:下面哪条是梯形的高?(见图4)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经验,探究理解梯形的本质属性,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现能力。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一)认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1.等腰梯形的认识。
师:这是梯形吗?仔细观察,和刚才老师画的梯形比较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点击课件见图5)
学生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两腰相等。
师:怎样来验证这两个腰相等?
学生测量验证。
师:像这样两腰相等的梯形我们就叫它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的认识。
师:老师将这个等腰梯形沿一条高对折一下,再仔细观察这次会变出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梯形。
师:又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梯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其中有角是直角。
师:像这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就叫直角梯形。
(二)图形变变变
学生自画一个梯形,根据要求变化图形。
a、在梯形内画一条线,将梯形变成两个三角形;
b、在梯形内画一条线,将梯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c、在梯形内画一条高,将梯形变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d、在梯形内画一条高,将梯形变成两个直角梯形。
【设计意图】整个探究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特征的理解。同时通过折画认识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构建图形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按图形要求填空。
师: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图形是梯形?哪些图形是等腰梯形?哪些是直角梯形?(见图6)

(1)平行四边形有( )。(2)梯形有( )。
(3)等腰梯形有( )。 (4)直角梯形有(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订正。
2.想一想: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及直角梯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集体订正。(教师适时出示集合图)
3.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见图7)

4.拼拼看。
师:同学们下面每组提供几组形状不同的图形,每组两个图形完全一样,思考每组图形都可以拼成什么新的图形。(见图8)

s
小组内边思考边操作。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中,学生手脑并用,进一步掌握梯形的特点。练习层次清楚,练习二渗透集合思想,练习四学生在拼摆中渗透转化思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铺垫,构建新知学习的立体框架。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我会积极学习了。
……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3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