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放射性同位素
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选题,第6~8题为多选题)
1.治疗肿瘤的放射源必须满足:①放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以辐射到体内的肿瘤处;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辐射强度,表中给出的四种放射性同位素,适合用于治疗肿瘤的放射源是( )
同位素
辐射线
半衰期
钋210
α
138天
锝99
γ
6小时
钴60
γ
5年
锶90
β
28年
A.钋210 B.锝99
C.钴60 D.锶90
解析:选C 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辐射到体内的肿瘤处,α、β射线可排除,故A、D错。要满足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辐射强度,故B错,C对。
2.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Fm。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A.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7
解析:选D α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4和2,故生成的超重元素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数等于6×2+100=112。质量数等于6×4+253=277。
3.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下列正确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图是( )
解析:选B 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当中子数N增多时,质量数A也会增大,因此A、D错误;因为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也就是中子数N为零时,质量数A不为零,因此B正确,C错误。
4.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例如在医学上可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对此,若今有四种不同的放射同位素R,P,Q,S,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半年、38天、15天和2天,则应选用的同位素是( )
A.S B.Q
C.P D.R
解析:选A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时,应选择半衰期较短、衰变较快的同位素,这样可减轻对人体的损害。
5.在工业生产中,某些金属材料内部出现的裂痕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果不能够发现它们,可能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自从发现放射线以后,就可以利用放射线对其进行探测了,这是利用了( )
A.α射线的电离本领 B.β射线的带电性质
C.γ射线的贯穿本领 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
解析:选C 放射性的应用是沿着利用它的射线和作为示踪原子两个方向开展的,γ射线的贯穿本领最强,可以用来金属探伤。
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会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 )
A.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
B.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铀235的衰变速度很快
D.铀238的半衰期很长
解析:选AD U能发生衰变,其衰变方程为U→Th+He,其半衰期为4.5亿年,Th也能发生衰变,衰变产生的射线对人体都有伤害,故A、D 对。
7.有关放射性同位素P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与X互为同位素
B.P与其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用P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长
D.P能释放正电子,可用其作示踪原子,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
解析:选BD 同位素有相同质子数,不同质量数,故A错误;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B对;半衰期与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C错;P为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作示踪原子,故D正确。
8.(山东高考)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解析:选AC 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知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选项A正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选项B错误。14C的衰变方程为6C→7N+e,所以此衰变过程放出β射线,选项C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N核发现了质子。
(1)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式。
(2)英国物理学家威耳逊在1911年发明了“云室”,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以显现出运动的径迹。把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分别将质子和α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打入同一匀强电场中,观察它们运动的径迹,如果质子和α粒子运动的径迹相同(电场方向和质子、α粒子运动径迹所在平面平行)。求:质子和α粒子进入电场时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解析:(1)N+He―→O+H。
(2)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沿电场方向的位移为y,垂直于电场方向的位移为x,则有y=·()2=。①
又因为质子和α粒子的径迹相同,即通过相同的x,沿电场方向的位移y相同。即yH=yα
由①式得=得==。
答案:(1)N+He―→O+H (2)
10.在暗室的真空装置中做如下实验: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能产生α、β、γ三种射线的射线源,从射线源射出的一束射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如图所示,在与射线源距离为H高处,水平放置两张叠放着的、涂药面朝下的印相纸(比一般纸厚且涂有感光药的纸),经射线照射一段时间后两张印相纸显影。
(1)上面的印相纸有几个暗斑?各是什么射线的痕迹?
(2)下面的印相纸显出一串三个暗斑,试估算中间暗斑与两边暗斑的距离之比?
(3)若在此空间再加上与电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磁场,一次使α射线不偏转,一次使β射线不偏转,则两次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多少?(已知mα=4u,mβ= u,vα=,vβ=0.9c)
解析:(1)因α粒子贯穿本领弱,穿过下层纸的只有β、γ射线,β、γ射线在上面的印相纸上留下两个暗斑。
(2)下面印相纸从左向右依次是β射线、γ射线、α射线留下的暗斑。设α射线、β射线暗斑到中央γ射线暗斑的距离分别为sα、sβ则
sα=aα·()2,sβ=aβ·()2,
aα=,aβ=。
由以上四式得= 。
(3)若使α射线不偏转,qαE=qαvα·Bα,所以Bα=,同理若使β射线不偏转,应加磁场Bβ=,
故==9∶1。
答案:(1)两个暗斑 β射线、γ射线 (2)3∶136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