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选题,第6~8题为多选题)
1.钫Fr的β衰变半衰期是21 min,则原来16 g钫经衰变后剩下1 g所需要的时间是( )
A.315 min B.336 min
C.84 min D.5.25 min
解析:选C 半衰期T=21 min,根据衰变公式,经时间t后剩下的质量数为m=m0= m0。所以=4,t=4T=84 min。
2.下列有关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
B.放射性元素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未衰变的原子核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
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
D.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减小半衰期
解析:选A 由半衰期的定义知A对,B错;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本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物理状态与化学状态无关,C、D错。
3.原子核X经一次β衰变变成原子核Y,原子核Y再经一次α衰变变成原子核Z,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X的中子数减核Z的中子数等于2
B.核X的质子数减核Z的质子数等于5
C.核Z的质子数比核X的质子数少1
D.核X的电子数比核Z的电子数少1
解析:选C 根据衰变规律,发生一次α衰变减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发生一次β衰变减少一个中子而增加一个质子,所以核Z与核X相比,中子数减少3个,质子数减少1个,因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Z的核外电子数也比核X的核外电子数少1个,故A、B、D错误,C对。
4.“朝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的核电站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这种Pu可由铀239(U)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 )
A.2 B.239
C.145 D.92
解析:选A 其衰变方程为:U→Pu+ne,β衰变时质量数不变,由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出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2次。
5.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则( )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解析:选D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电子的动量大小相等,设为p。根据qvB=,得轨道半径r==,故电子的轨迹半径较大,即轨迹1是电子的,轨迹2是新核的。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选项D正确。
6.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α、β、γ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
B.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1
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解析:选BD 根据衰变规律,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故选项A错误;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电荷数增加1,中子数减少1,故选项B正确;β衰变的实质在于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β射线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故选项C错误;选项D说法正确。
7.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大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解析:选CD 半衰期的时间与元素的物理状态无关,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不变,故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故B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每经过一次α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过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1,中子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故D正确。
8.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以判定( )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C.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解析:选BD 原来静止的核,放出粒子后,总动量守恒,所以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根据图示,它们在同一磁场中是向同一侧偏转的,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必带异种电荷,故应为β衰变,选项A错,B对;由于不知它们的旋转方向,因而无法判断磁场是向里还是向外,即都有可能,故C错,D对。
二、非选择题
9.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
解析:三种射线α、β、γ中,穿透能力最弱的是α射线,所以α射线被铝箔挡住,穿过铝箔的是β和γ射线,γ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故a是γ射线,β射线在电场中受力偏转,故b为β射线。
答案:γ β
10.U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Pb核,问:
(1)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2)Pb与U相比,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了多少?
(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
解析:(1)设U衰变为Pb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可得238=206+4x①
92=82+2x-y②
联立①②解得x=8,y=6。即一共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2)因为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因此质子数减少92-82=10个。
原子核的质量数为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
故中子数减少量为:
(238-92)-(206-82)=22个。
(3)此核反应方程为U→Pb+8He+6e。
答案:(1)8 6 (2)10 22
(3)U→Pb+8He+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