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9 16: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入新课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
余光中 望大陆 于右任学习目标1.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2.知道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用史实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台湾的历史问题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回归祖国台湾与祖国再度分离说一说:两岸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之下,形成与祖国大陆对峙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实质 是中国内政问题台湾是异乡而非他国台湾问题是内政而非外交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领土是内战遗留问题195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阴 转眼离家已经一年了,与家乡断绝了所有来往,家乡只是心目中魂牵梦绕却又遥不可及的地方。虽然已经在台湾安顿下来了,但每当夜深人静时,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总是让我心里沉甸甸的,说不出什么想念滋味。我想念家乡,那村子的静谧、那山海的壮丽,想念母亲做的那葱油饼的香……娘亲啊,我何时才能与你相见……老兵日记(一)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八项主张 主张台海和平稳定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两岸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3、海峡两岸的交往(1)从1979年开始,停止炮击;
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蒋介石蒋经国1910-19881887-1975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后,台湾当局提出“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台湾同胞绕到日本返乡探亲台湾老兵返乡两岸姐弟50年后的团聚(3)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意义:打破了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与母亲分离38年今天再相见。一时之间,母亲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期盼了近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心中真的是百感交集……老兵日记(二)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两岸授权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4)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海基会 ”成立,会长辜振甫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海峡两岸“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1)时间:(2)内容(3)意义:(6)汪辜会谈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1993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海基会调整“三不”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 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会谈内容;迈出历史性
重要一步3、海峡两岸的交往1990年9月李登辉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1994年4月,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两国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祖国,使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7)胡锦涛会见连战200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见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5年3月14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胡锦涛等领导人在主席台上按表决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基础。②?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③台湾回归祖国后,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高度自治。(8)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民间交往
☆ 经济合作
☆ 文化交流
☆ 政治会谈二十余年来往,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事例就以上各领域谈谈两岸交往的史实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
1992年至1995年达560多亿美元,
截至2005年底4957亿2014年,大陆赴台
湾旅游人数达393
万人次。台湾游客到访最
多的国家和地区
是:日本(66.1%)
中国大陆(55.1%)
中国香港(44.2%)
两岸宗教交流☆经济文化交流问题思考第74页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阻碍:一是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破坏。
二是台湾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阻碍?我们应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1)提高综合国力
(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互相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
(3)积极推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4)与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面对台湾问题,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应对?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谢谢大家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台湾对祖国有多重要 政治方面:统一台湾有利于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反之,则会助长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气焰。
经济方面:两岸的经贸利益;涉及领海及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划定,从而涉及石油开采等经济利益。
军事方面:从战略角度讲,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扼守着中国的东南门户。
国际地位:和平统一台湾是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①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
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
国家的承认。
驳斥台独,两岸终将统一的因素有哪些?目前在祖国和平统一道路上有利条件是什么?不利 条件是什么?对于不利条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有利条件:
①综合实力的增强。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经济文化交
流频繁。④统一的政策和策略等。
不利条件:
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
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应对方法:
①拥护党和政府对台的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
②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企图
分离国家的行径必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