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尚德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 )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 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3.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4.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读右图“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5~6题:
5.从城市功能区分布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6.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右图为某种粮食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图。据此回答第7题。
7.此种粮食作物区生产特点或现状是 ( )
A、水利工程量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粮食商品率高
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 ⑤水旱灾害频繁 ⑥水土流失严重 ⑦社会次序混乱 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9.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有( )
A.英国 B.南非 C.日本 D.美国
10.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墨累-达令盆地????B.混合农业——潘帕斯草原
C.乳畜业——西欧 ???????????D.商品谷物农业——东亚、东南亚
11.读某城市平面图,根据城市合理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 )
A.①微电子工业 ② 纺织工业 ③ 食品工业 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 食品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微电子工业 ④纺织工 业
D.①食品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微电子工业
12.(2016·广东茂名一模)下图所示各区最适宜居住的是(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回答13~14题。
13.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1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25~26题。
15.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
?A.地形 B.气候 ???? C.土壤 ??? D.农业技术
16.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17~19题。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17.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C )
??
20.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A.欧洲???? B.拉丁美洲?? C.西亚和北非?D.北美
21.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
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
22.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
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23.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4.目前,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调的关键在于( )
A.人口过度膨胀 B.绿化面积少 C.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严重
2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 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26~27题。
26.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7.右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农业?D.混合农业
?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28~29题。
2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
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
29.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 )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30.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7分)
(1)图中A为_______区,图中B为_______区,图中C为_______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__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3)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___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 _两个方面。
32.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0分)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 _____ 历史上和 ________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 ,属于推力的是_ 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 __。(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 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 __ 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将下列农产品的名称,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后面的空格内。
?乳制品、燕麦、小麦、水稻、牛肉、天然橡胶、油棕、玉米
?A ,B ,C ,D ,E 。
(2)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_ (填字母),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__(填字母),该地农业生产的特征是 。
(3)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__(填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 地区。
(4)C、D、E三地区都可以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 和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城市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水资源情况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城市50年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分)
(2)材料一中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这种现象对该市郊区农业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据材料二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A
B
A
A
D
D
C
D
C
D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C
B
D
A
A
A
A
D
D
B
C
A
31.(7分)
(1)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 经济
(3)租金的高低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10分)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CDE; FG; AB?
(3)人多地少(人地);土地;自然环境
(4)社会经济;环境
(13分)
(1)A:水稻 B:天然橡胶、油棕 C:玉米 D:牛肉 E:小麦
(2)A:水稻种植业 B:以单一的初级产品
(3)A; D
(4)地广人稀;土地租金比较低
(10分)
(1)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
(2)城市化 影响: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减少。
(3)问题: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汇水速度加快,地表径流量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 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