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夜》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汉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读写“光芒、静寂、渺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合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汉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读写“光芒、静寂、渺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感受香港之夜的美丽景色合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大家了解香港吗?谁去过香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知。
3.出示图片: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4.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汉族,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主要作品: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5.齐读课题《香港之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描写香港的夜景的。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搭 舱 私 愈 渺 爽 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舱、愈、爽
5.运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6.图片识字:船舱
7.儿歌识字:串 假
眨眼之间
洪水泛滥
褒贬不一
缺乏经验(眨)
日出把衣晾
结冰天气凉
出言请原谅
惊动心里慌(凉)
栏杆木制成
禾苗秆儿青
月初肝火旺
汗水洒征程(杆)
8.合成识字:
舟仓——舱
俞心——愈
9.谜语识字:昼
一人犯错,四次之多。 ——爽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预设:
第一部分(1):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2—8):香港之夜
第三部分(9):依无限留恋
1.离开香港
出示句子:
我们搭小火轮去广州。晚上10点钟船离开了香港。
预设:交代了离开的时间和离开的方式,为下文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2.感知夜景
思考:香港的夜晚是怎样的?
出示句子:
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预设: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描写:体现香港的夜色之美。
思考:香港的夜晚美在哪里?
出示句子: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出示句子: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出示句子:
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曲。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思考:香港的夜晚让我有怎样的想象?
出示句子:
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
出示句子:
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3.无限留恋:
出示句子:
我把脚踏进舱里的时候,不禁疑惑地问自己:我先前看见的难道只是一个幻景?
预设:离开时的留恋与失落。
4.思考:该怎样读好课文?
预设:扫清字词障碍、带着想象的画面感来读会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着背诵第五自然段吧!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拿笔姿势:
一抵二压三衬托,
指实掌虚腕灵活。
角度适宜方向正,
笔画轻重细琢磨。
正确坐姿:
小小手,握一寸,
看到书本离一尺,
胸离桌子要一拳。
正确姿势需牢记。
1.出示生字:港、搭等1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 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左右结构的字:
港 搭 唤 杆 颗 汽 眨 凉 幻
“氵”字旁的字:港 汽
“氵”字旁的字:凉
上下结构的字:窄 弯
半包围结构:遮 退
4、学生临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指导“港”注意“巷”字要封口;“杆”不要写成“秆”,“爽”注意“大”写的舒展开;“幻”左边不要写成“纟”……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香港之夜》”,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
2.出示生字,学习写词语。
3.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4.出示形近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
5.识记多音字:混。
二、词语专项:
观察词语的组成:你还知道哪些呢?
密密麻麻 AABB
预设:许许多多 家家户户 来来往往 飘飘洒洒
三、读书有法
1.想一想课文的描写顺序是什么呢?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顺序。
按照船的航行行进顺序进行的描写
2.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顺序。
预设:开船的时候——我站在船外——船似乎转弯了
3.怎样学好课文呢?
一读、二思、三品、四悟。
四、品读课文
(一)一读
1.认真读课文,说一说香港的夜色有什么特点?
2.预设:像星山 寂静 柔和 美
(二)二思
1.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夜色之灯的?
出示句子: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1)“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是什么意思?
预设:强调了灯亮,数量多。
(2)“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写出了灯很多。
(3)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
预设:反复的运用,强调了灯的数量多,排列密集,亮的特点。
(4)句子仿写:例句:下了一场雪以后,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
(5)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预设:比喻句
(6)解析:把“灯”比作“星星”,把“很多灯”比喻成“星山”,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香港的夜色是灯的海洋。
2.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夜色之静的?
预设:
出示句子:
夜是静寂的,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儿声音,香港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
(1)拟人,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夜色的静寂,柔和。
出示句子:
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
(2)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香港夜色里的美丽和活力。
出示句子:
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曲。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3)“沉默”与“静寂”遥相呼应,写出了夜色的令人陶醉之美。
(三)三品
思考: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香港的夜色,而是要写“海”“天”“星星”的黑呢?
出示句子: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预设:对比,突出了夜色里的灯火辉煌。
(四)四悟
1.思考:
认真读一读课文,感悟作者为什么说看到了一个幻景?
预设:
外面的空气很凉爽,风吹得我的头有点儿受不住了,我便回到舱里去。舱里人声嘈杂,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2.思考:认真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预设:作者欣赏这香港的美丽夜色,即将离开十分留恋与不舍。
五、能说会道
1. 如果你当时在船上,欣赏着这夜景,请用语言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2.你有没有积累到一些关于“灯”的诗词名句。
预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今天你化身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香港之夜”吧!比一比谁的导游词说得好!
六、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香港之夜》”,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