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3.4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22 09: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练习
选择题
1、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 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2、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建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
A. 数学推导的方法 B. 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C. 单纯的实验方法 D. 单纯的推测方法
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首先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速度保持不变”这一正确结论的科学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笛卡儿 C. 伽利略 D. 牛顿
5、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 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 立刻停在空中????????????? ????????????????? D. 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力是使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原因
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的原因 D. 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8、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幅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9、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速度越来越快 D. 速度越来越慢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m/s、vB=2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
11、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如果飞行中的铅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消失,那么铅球将做??????运动。
12、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示意图。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下列三种不同平面上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小车将以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
1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10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_________(选填“小明正确”、“小华正确”、“都正确”或“都错误”),你认为力是___________的原因。 ?
三、解答题
14、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有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15、小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 ?a、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和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出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力,故B正确。
3.【答案】D
【解析】A、为保证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该实验要求小车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下滑,故A选项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不是实验定律,故B选项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选项错误;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选项正确。
4.【答案】 C
【解析】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难度较小。子弹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B正确,ACD错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的关系,难度较小。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不受力,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选项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不受力的作用,也可以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若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变,故C选项错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选项正确
7.【答案】 D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位置变化、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A,B,C都正确.
8.【答案】 B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王亚平不施力时,小球不受力,将保持静止状态,即甲正确;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时,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改变,在太空中物体不受重力,因此小球将会做圆周运动.符合题意的是甲、丁,正确选项为B.
9.【答案】A
【解析】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答案】匀速直线;2m/s;静止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抛出去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当小球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m/s,而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所以小球将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球在C处的速度为0,当重力突然消失后,小球还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状态。
11. 【答案】运动状态;形状;匀速直线
【解析】?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运动,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铅球落地时将地面砸出了一个小坑,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飞行中的铅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消失,铅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值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答案】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恒定不变(或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难度较小。当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在下滑过程中,转化成的动能相同,质量又不变,所以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13. 【答案】都错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解析】小车运动以后不继续推它会停下来是因为有阻力的原因,若不受阻力,它将会一直运动下去;静止的树并不是不受力,而是受到平衡力,因此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14. (1)【答案】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答案】D
(3)【答案】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15. (1)【答案】b
【解析】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所以b步骤错误;
(2)【答案】远;慢
【解析】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3)【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答案】速度相同
【解析】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5)【答案】不是
【解析】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作用小车上,压力作用在长木板上;
(6)【答案】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