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4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22 09:14:02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练习
选择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 B.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 C. 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 D.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早期物理学者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
B.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C. 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 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3、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 )
A. 将立即加速下降??????? ?B. 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 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 D. 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4、如图所示,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其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
B. 小秦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 小秦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
D. 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5、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压强大,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
D.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6、关于汽车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 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汽车在急刹车时的惯性最大?????????????
D. 汽车行驶时、静止时以及急刹车时的惯性一样大?????????????
7、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
A. 仍保持水平?????????????
B. 将向前溢出?????????????
C. 将向后溢出?????????????
D. 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8、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 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 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 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9、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B.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C. 往锅炉内加煤时,煤可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二、填空题
10、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的。?停止蹬车时,自行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
11、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_作用。
12、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刘翔以12.87s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冠军。起跑时,他用脚向后蹬地,就能迅速前冲,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到达终点时,由于_____,他不能立刻停下。
13、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者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    会继续向下运动,过样就套紧了,其大小只与锤头的    有关。??
三、解答题
14、在公交车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车未停稳,请勿下车”。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分析其中的道理。
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一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圆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故C错误;运动的物体没有力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球只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重力,但由于惯性,小球不会立刻向下运动,而是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0后,又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故B正确。
4.【答案】C
【解析】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在5?m/s左右,最大速度也远小于50?m/s,A错误;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B错误;骑行过程中,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C正确;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D错误。
5.【答案】B
【解析】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A错误;用桨向后划水,同时水对船桨施加一个向前的力,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B正确;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C错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错误。
6.【答案】D
【解析】?同一辆汽车,在不同状态时,惯性大小相同.因为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所以D正确.
7.【答案】B
【解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当一杯水放置在匀速运动的车中,水面保持水平状态,此时司机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摩擦开始做减速运动,杯中水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故水将向前溢出,答案选B。
8.【答案】B
【解析】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甲车原来静止,车尾受到乙车的撞击突然向前运动;另一种是乙车静止,甲车向后倒车,车尾撞到乙车的车头停止运动;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向后运动,乙车司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身体向前倾斜;另一种是乙车车头撞到甲车车尾,乙车司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向前倾斜,故B正确。
9.【答案】B
【解析】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结果就可以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这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符合题意; ?C、往锅炉内添煤时,铲子停止运动,煤由于惯性,可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这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 ?D、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0. 【答案】运动 惯性
【解析】在骑自行车时,相对于地面来说,他是不断向前运动的,停止蹬车后,自行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1. 【答案】惯性;阻力/摩擦力
【解析】断开电源后,叶片由于惯性还将继续转动;而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空气阻力而使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了下来。
12. 【答案】相互;惯性
【解析】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也给刘翔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因此刘翔能迅速前冲,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到达终点时,由于他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不能立即停下来。
13. 【答案】惯性 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难度较小。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击地面时,受到地面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运动状态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物体惯性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4. 【答案】当车行驶时,人与车的速度相同,都在向前运动,如果车未停稳时人下车,人的脚与地面接触后静止,由于惯性身体还在向前运动,这样就会造成人摔倒现象发生。
15. 【答案】当车向左转弯的瞬间,人的下半身受到车座的摩擦力随着车一起向左转弯,但是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相对于汽车,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人会向右倾倒。
【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作惯性。
课件35张PPT。牛顿第一定律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新知导入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能马上停下来吗?此时有东西绊住你的脚,会怎样?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不能,需要慢跑一段才能停下来;此时有东西绊住你的脚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新知讲解一、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1)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新知讲解(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1、惯性
(1)定义: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3)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外部因素无关,与物体的状态也无关。(1)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所以说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到外力、物体是否运动均没有关系,质量才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新知讲解不正确,决定惯性的唯一量度就是质量。(2)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这种说法正确吗?新知讲解(3)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吗?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惯性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因此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4)“惯性”是不是就是“惯性定律”?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吗?新知讲解“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①区别: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
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只有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才遵守。
②联系: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针对练习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D新知讲解实验1: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如图所示,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上面的木块将会___________。为什么?活动向右倾倒小车上的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小车由于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木块会向右倾倒。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总结:惯性现象解释步骤新知讲解悟一悟新知讲解 实验2: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会跟着飞出吗? 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原先卡片和硬币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手指弹击卡片时,卡片向右运动,而硬币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掉落在原位置的正下方。不会跟着飞出新知讲解实验3:气体的惯性如图所示,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纸板的其他接缝均用胶带纸封住),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将会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点燃的蜡烛被吹灭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新知讲解原先纸箱中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当用双手拍击箱子两侧时,纸箱中的气体受压从洞中急速流出,由于惯性,离开洞口的空气继续向前运动,把点燃的蜡烛吹灭。新知讲解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思考讨论喷泉内的水原来是向上运动的,水离开喷泉口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向上运动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向上运动。喷泉新知讲解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洒胡椒粉新知讲解二、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1、锤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被套紧了。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___________,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______ 要保持原来____________ 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向前运动惯性突然刹车新知讲解2、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汽车突然刹车3、跳远运动员助跑后,飞身一跃以提高成绩.新知讲解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的速度,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新知讲解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1、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车速不同时的停车距离(1)停车距离: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2)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新知讲解(3)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2、表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你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出什么?新知讲解汽车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越易出事故课堂练习1、汽车在突然开动时,乘客会不由自主地向______
(填“前”或“后”)倾。这是因为汽车启动时乘客的身体由于_______还要保持_______状态的缘故。后惯性静止课堂练习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 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
C. 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
D. 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 B课堂练习3、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
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
D. 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B(a) (b)课堂练习4、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  )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
C. 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 C拓展提高1、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 ———— ,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会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 ,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惯性小长拓展提高2、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柄比锤头先停止运动;
B.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头比锤柄先停止运动;
C.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D.这利用了锤柄的惯性,锤柄质量越小越容易套紧。AC拓展提高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才落回原地,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且受重力。BC课堂总结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
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课堂总结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板书设计一、惯性
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板书设计(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二、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作业布置1、作业课后练习1、2题。
2、预习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重点
认识惯性
难点
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能马上停下来吗?此时有东西绊住你的脚,会怎样?你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不能,需要慢跑一段才能停下来;此时有东西绊住你的脚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学生思考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1)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1、惯性
(1)定义: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外部因素无关,与物体的状态也无关。
思考讨论:(1)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所以说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到外力、物体是否运动均没有关系,质量才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决定惯性的唯一量度就是质量。
(3)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吗?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惯性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因此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
(4)“惯性”是不是就是“惯性定律”?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吗?
“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①区别: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
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只有当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才遵守。
②联系: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针对练习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D
活动 实验1: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上面的木块将会___________。为什么?
出示图片: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答案:向右倾倒
小车上的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小车由于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木块会向右倾倒。
总结: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实验2: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会跟着飞出吗? 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出示图片: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答案:不会跟着飞出
原先卡片和硬币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手指弹击卡片时,卡片向右运动,而硬币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掉落在原位置的正下方。
实验3:气体的惯性
如图所示,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纸板的其他接缝均用胶带纸封住),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将会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出示图片:气体的惯性
答案:点燃的蜡烛被吹灭
原先纸箱中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当用双手拍击箱子两侧时,纸箱中的气体受压从洞中急速流出,由于惯性,离开洞口的空气继续向前运动,把点燃的蜡烛吹灭。
思考讨论: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出示图片:喷泉
喷泉内的水原来是向上运动的,水离开喷泉口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向上运动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
出示图片:洒胡椒粉
胡椒粉原来和瓶子一起运动,当瓶子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胡椒粉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从瓶囗散出。
二、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1、锤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被套紧了。。
出示视频:锤子松了
2、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
出示图片:汽车突然刹车
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___________,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由于______ 要保持原来____________ 的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前倾。
答案:突然刹车;惯性;向前运动
3、跳远运动员助跑后,飞身一跃以提高成绩.
出示图片:跳远
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的速度,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车速不同时的停车距离
1、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1)停车距离: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
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
(2)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
(3)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
汽车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千米 / 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总距离(米)
40
7
8
15
50
9
13
22
60
11
20
31
80
15
34
49
100
19
54
73
课堂练习
1、汽车在突然开动时,乘客会不由自主地向______(填“前”或“后”)倾。这是因为汽车启动时乘客的身体由于_______还要保持_______状态的缘故。
【答案】后;惯性;静止
2、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 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
C. 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
D. 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
【答案】D
3、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 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答案】B
4、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  )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 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答案】C
拓展提高
1、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 ,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会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 ,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答案】惯性;小;长
2、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柄比锤头先停止运动;
B.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头比锤柄先停止运动;
C.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D.这利用了锤柄的惯性,锤柄质量越小越容易套紧。
【答案】AC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抛出去的实心球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才落回原地,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且受重力
【答案】BC
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练习
学生动手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并解释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并填空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生练习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又在具体事例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思考,来开发学生的思路,体现学无止境的境界。
掌握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
掌握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知道惯性不是一种特殊的力,
知道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巩固所学的知识
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知道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知道气体具有惯性主要通过三个实验来说明固体、气体、液体都具有惯性,特别是气体也有惯性,使学生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理解并掌握惯性现象
了解生活中常见现象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巩固本节知识
课堂小结
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惯性
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 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二、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