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金湖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
1.现在地球上进化层度最高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红桧 B.桫椤 C.荷叶铁线蕨 D.龙棕
3.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单子叶植物
B.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双子叶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蕨类植物
4.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5.蛔虫寄生在小肠里,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是因为( )
A.生殖能力强 B.口能吞食消化液
C.体表有角质层 D.消化管结构简单
6.家鸽是善于飞翔的鸟类,它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 )
A.胸部肌肉 B.颈部肌肉 C.两翼肌肉 D.后肢肌肉
7.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8.下列哪组动物属于昆虫( )
A.蜜蜂、蜘蛛 B.蝴蝶、蜈蚣 C.苍蝇、蚂蚁 D.蝎子、蝗虫
9.下列与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胎生 ②牙齿有分化 ③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体温恒定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⑤
10.沼气是用途很广的能源物质,生产沼气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甲烷菌
11.面包师们把酵母放到生面团中用来发面,可使烤出来的面包松软多孔.酵母中的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了( )
A.酒精 B.淀粉 C.蛋白质 D.二氧化碳
12.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间体积大小关系为酵母菌>大肠杆菌>HIV病毒
B.三者中HIV病毒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三者中HIV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三者中HIV病毒和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3.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14.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
B.同一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
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不可能交配
D.同一物种内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15.现在很多人在刚搬进新家的时候会买些绿萝和吊兰等植物吸收家里的装修气体,这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没有价值
16.动物园中华南虎生下的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出现近亲繁殖就是由于( )的缘故.
A.缺乏物种的多样性 B.缺乏遗传的多样性
C.缺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缺乏其正常的食物
17.米勒的实验证明了( )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无机小分子
C.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D.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大分子
18.某些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 )
A.鸟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19.某同学将小麦、柳树、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葫芦藓、铁线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有无真正的根 B.能否产生种子
C.是否能生活在陆地上 D.能否形成果实
20.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
B.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
C.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
D.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
21.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节 C.具有贝壳 D.足分节
22.下列哪一组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
A.蜥蜴、大猩猩 B.喜鹊、斑马
C.鱼、乌龟 D.蛇、狮
23.假如让你种植食用蘑菇,你认为怎样能满足蘑菇的生长条件( )
①保持通风干燥 ②潮湿的环境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丰富的有机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24.下列微生物属于单细胞的是( )
A.青霉菌 B.足廯菌 C.酵母菌 D.乙肝病毒
25.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缢蛏﹣鳃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26.越低等越简单的动物数量越少,这是因为他们不适应环境。 。(判断对错)
27.大熊猫、东北虎、白鳍豚和丹顶鹤都是我国的“活化石”. .(判断对错)
28.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无论是直接价值还是间接价值都是巨大的. (判断对错).
29.从生物分类的高等级到低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是越来越多,亲缘关系是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是越来越多。 (判断对错)
30.化石证据表明,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体型越来越大,四肢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发达。 (判断对错)
31.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A.B.C.D.E.F所示结构名称:A ,B ,C ,D ,E ,F 。
(2)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 ,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菌以 方式繁殖后代。
(3)区别于细菌,真菌因为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被称为真核生物,真核生物除了真菌还有 。
32.图是鲫鱼的形态图,据图回答问题。
(1)鱼类的身体可分为 、 、 三个部分,体型为 作用是 。
(2)鱼的鳃是红色的,是因为其中含 ,鳃是 器官。水流从口进,从鳃盖后缘出来,从鳃盖里出来的水中 气体居多。
(3)鱼的主要运动器官是 和肌肉一起配合让鱼在水中运动自如。图中⑥所示结构为 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金湖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地球上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生活在水中,故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类群;
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地方,通常具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根,只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有了根、茎和叶,体内具有输导组织,这三种植物靠孢子繁殖,统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依靠种子繁殖,种子比孢子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所以裸子植物可以长得很高大,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
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够保护种子和帮助种子传播,所以被子植物是地球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故选:D。
2.【解答】解: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银杉、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龙棕,属于被子植物门、棕榈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桧为台湾特产。在台湾,红桧又尊称为“神木”,是裸子植物中属于柏科扁柏属的一种植物,属于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也不是一级保护植物。
故选:B。
3.【解答】解:松有种子,但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竹和梅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是被子植物。竹属于单子叶植物纲,梅属于双子叶植物纲。
故选:B。
4.【解答】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错误
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C错误。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足、触角)都分节,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寄生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
故选:C。
6.【解答】解:家鸽等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故选:A。
7.【解答】解:A、鱼、青蛙和蛇的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正确;
C、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用鳃呼吸,C错误;
D、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选项中;蜜蜂、蝴蝶、苍蝇、蚂蚁、蝗虫具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
而蜘蛛、蝎子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只有单眼,没有复眼,为蛛形纲;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有许多体节组成的,为多足纲;
故选:C。
9.【解答】解: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故选:A。
10.【解答】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故选:D。
11.【解答】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故选:D。
12.【解答】解:A、酵母菌用低倍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可以推断三者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HIV病毒,A正确;
B、三者中HIV病毒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C正确;
D、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13.【解答】解:A、“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纲比科大,因此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远而不是近,错误;
B、“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纲比科大,因此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正确;
C、纲>科>属,因此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而不是科,错误;
D、“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表明向日葵与棉花同纲,因此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有共同特征而不是有没有共同特征,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A、同一物种内的生物个体可以自由交配和繁殖,如雌雄蛾交配等,A正确。
B、同一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B正确。
C、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可能交配,C错误。
D、一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D正确。
故选:C。
15.【解答】解:绿萝和吊兰等植物吸收家里的装修气体,对环境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故选:B。
16.【解答】解: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因此基因的多样性不丰富,现存的华南虎可能是亲兄妹、表兄妹等,亲缘关系较近,华南虎选择的余地较少,只能是近亲繁殖,带有相同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与遗传的多样性减少有关。
故选:B。
17.【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A。
18.【解答】解: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
故选:D。
19.【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小麦、柳树、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海带、葫芦藓、铁线蕨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0.【解答】解:A、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例如海蜇经加工可以食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医学上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水螅和珊瑚虫个体较微小,人类却没有食用它们的经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A错误;
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大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例如猪肉绦虫通过体表来吸收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但并不是所有的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例如,涡虫纲的动物就不是寄生生活的。B错误;
C、线形动物的特征是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C正确;
D、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例如水蛭为环节动物,生活在水中。D错误;
故选:C。
21.【解答】解:A、节肢动物的体外具有外骨骼,而环节动物的体外没有外骨骼,故A错误;
B、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即身体都分节。故B正确;
C、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没有贝壳,故C错误;
D、节肢动物的足分节,环节动物的足不分节,故D错误。
故选:B。
22.【解答】解:A、蜥蜴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大猩猩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A不正确;
B、喜鹊是鸟类、斑马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B正确;
C、鱼是鱼类、乌龟是爬行类,都属于变温动物,C不正确;
D、蛇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狮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D不正确。
故选:B。
23.【解答】解:由分析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因此种植食用蘑菇需要②潮湿的环境、③一定的温度、④丰富的有机物。
故选:B。
24.【解答】解: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做面包、馒头时用到。大多数真菌是多细胞的,如青霉菌、足廯菌。乙肝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见C正确。
故选:C。
25.【解答】解:①草履虫靠表膜呼吸。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③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正确;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⑤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错误。
⑦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故选:A。
26.【解答】解: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许多结构简单的低等的生物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分布广泛,原因是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 因此,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故答案为;×
27.【解答】解: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活化石”之称.
故答案为:×.
28.【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故答案为:√.
29.【解答】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因此从生物分类的高等级到低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是越来越多,亲缘关系是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是越来越少。
故答案为:×
30.【解答】解:经过学者们的多年研究,马的进化过程大致如下: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才出现了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在马的进化过程中,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四肢越来越长,足趾个数逐渐减少4→3→1、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1.【解答】解:(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C﹣﹣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B﹣﹣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E﹣﹣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A﹣﹣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F﹣﹣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D﹣﹣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所以A﹣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
(2)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结构中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
(3)真菌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故答案为:
(1)DNA;细胞膜;细胞壁;荚膜;细胞质;鞭毛; (2)细胞核;叶绿体;分裂; (3)植物。
32.【解答】解:(1)鲫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它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游泳时减少阻力。
(2)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
(3)鱼的主要运动器官是鳍,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故答案为:(1)头;躯干;尾;梭形;有利于游泳时减少阻力;
(2)毛细血管;呼吸;二氧化碳;
(3)鳍;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