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名词解释国体
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
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我国的
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政体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政体和国体是相
适应的,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谁写的?此诗反映了什么伟大的历史事件?那么当时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北平西苑机场与前来解放区的各界人士合影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筹建新中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的召开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34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界民主人士、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代表的广泛性特点:政协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家主席、副主席通过了关于新中国首都、国歌、国旗、纪年的决议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对政权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政协“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对军事制度: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
对文化教育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对民族政策: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2、从上述内容可看出《共同纲领》的性质是什么?主席:毛泽东张澜朱德高岗宋庆龄李济深刘少奇3、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2)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其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3)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创立 《共同纲领》对于政权制度的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背景:(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①时、地:
②内容:
③意义:
1954年9月、北京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无记名投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请根据图片概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内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结合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意义: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讨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有何区别?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根据《宪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1、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建国后,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何在?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 答案提示: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宁夏回族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47、5、1) 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内蒙古大草原新疆风情广西风光宁夏——西夏王陵雪域高原——西藏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法律依据:《共同纲领》 《宪法》(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核心)(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C、修改宪法的机关
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3、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B A A
4、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一党专政 B、各党派轮流执政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5、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民主集中 B、政治协商
C、长期共存 D、互相监督
6、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民主党派组织
B、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
C、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C BD7、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与中共一起执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C、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进行民主改革
D、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A(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政治民主化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建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