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时间__位移
一、时间与时刻
1.时刻
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瞬间,就是时刻。
2.时间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
二、路程与位移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做路程,是标量。路程表示的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是矢量。位移表示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3.标量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如路程、长度、时间等。
4.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如位移、速度等。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时间间隔是指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指较短的一段时间。(×)
(2)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
(3)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4)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6)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李爷爷起床后外出晨练,在公园遇到张爷爷,“您这么早!练多长时间了?”“十五分钟左右吧,现在是什么时间?”“大约六点。”
对话中两个“时间”,哪个是“时间间隔”,哪个是“时刻”?
提示:第一个是时间间隔,第二个是时刻。“练多长时间”,是指时间间隔;“现在是什么时间”指的是一个瞬间,所以是指时刻。
(2)物理中已有路程这个物理量,为什么还要引入位移这一物理量?
提示:位移、路程这两个物理量的用途、物理意义是截然不同的。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例如炮兵要命中一目标,必须知道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即要了解炮弹的位移,而不是炮弹的路程。
(3)带有正负号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
提示:不一定。有些标量也带有正负号,但标量的正负号与矢量的正负号意义不同。标量的正负号不表示方向,对于不同的标量,正负号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温度的正负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还是低;电荷量的正负表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表示
1.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有:初、末、时等。如图1-2-1所示,E点表示第4 s末或第5 s初。
图1-2-1
2.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关键词有:内、经历、历时等。如图1-2-2所示,2 s内、第2 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
图1-2-2
[特别提醒] 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可能指时刻,也可能指时间间隔,物理学中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在田径运动会上,李明在100米决赛中以12.38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C.早上7时起床
D.“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26日8时7分成功返回地面
解析:选B 时刻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表示,而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也可以这样去理解:看所描述的数据是否有始末之分,如B项中的12.38秒是与100米这一过程相对应的,是时间。
2.在图1-2-3中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
图1-2-3
A.第4 s初 B.第3 s末
C.第3 s D.前3 s
解析:选D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时间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的时间,所以D正确,选项A、B、C错误。
3.以下各种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
B.“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的都是时间
C.“第1秒末”“最后1秒”指的都是时刻
D.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
解析:选B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刻,A错;“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的都是时间,B对;“第1秒末”是时刻,“最后1秒”指的是时间,C错;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刻,D错。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位移
路程
区
别
物理意义
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
大小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运动轨迹的长度
方向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无方向
联系
(1)都是过程量,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2)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要小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典例] 如图1-2-4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 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坡前进了100 m到达C点,求该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图1-2-4
[审题指导] 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由A到C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A指向C;路程为由A→B→C的路径的长度。
[解析] 如图所示,过C点作AB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D点。则可得
DC=BCsin 60°=100× m=50 m
BD=BCcos 60°=100× m=50 m
所以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
x=AC== m=173.2 m
方向由A指向C。
路程为s=AB+BC=100 m+100 m=200 m。
[答案] 173.2 m,方向由A指向C 200 m
(1)“某一时间内路程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某一时间内位移等于零”表示这段时间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而物体不一定一直保持静止。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的大小
解析:选A 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两者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又可以描述曲线运动,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A正确。
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所示,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1
2
3
4
5
x/m
0
1
-4
-1
-7
1
(1)在第几秒内质点的位移最大?
(2)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质点在开始运动后发生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哪个时刻?
解析:由物体的位移Δx=x2-x1求得第1 s、第2 s、第3 s、第4 s、第5 s内的位移分别为:1 m、-5 m、3 m、-6 m、8 m。故质点开始运动后,第5 s内位移最大;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3)m=9 m;质点在前1 s内位移为1 m,在前2 s内位移为-4 m,在前3 s内位移为-1 m,在前4 s内位移为-7 m,在前5 s内位移为1 m,则质点在第4 s末位移最大。
答案:(1)第5 s内 (2)9 m (3)第4 s末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
B.第n s内就是(n-1)s末到n s末这1 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
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
D.不管是前5 s还是第5 s,都是指时间
解析:选BCD 8点整指的是某一瞬间,是时刻;15分钟指一段间隔,为时间;前5 s指5 s这一段时间间隔,第5 s指的是第5 s初至第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选项B、C、D正确。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3 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 s
B.前3 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 s
C.3 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 s
D.3 s末指的是时刻
解析:选C 第3 s内是指2 s末到3 s末这1 s的时间,故A正确;前3 s内的含义是0~3 s这段时间,时间长度是3 s,故B正确;3 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 s,故C错误;3 s末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3.如图1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解析:选D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描述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如题图物体沿三条不同路径运动,但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故D正确。
4.(多选)有关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B.位移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C.路程是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D.位移大小是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解析:选AD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A正确,C错误;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用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是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是位移的方向,故B错误,D正确。
5.(多选)下列哪种情况下指的是位移( )
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
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 m
C.乘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 080 km
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解析:选CD 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是运动路径的长度,是路程,A错误。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轨迹的长度,是路程,B错误。乘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为位移的大小,C正确。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初、末位置的距离,是位移的大小,D正确。
6.(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
D.-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
解析:选AD 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 ℃高,故-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D正确。
7.从高为2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
A.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
B.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
C.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
D.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
解析:选A 由题意作出小球运动轨迹图,如图所示,位移的大小即小球初、末位置高度差,为1 m,因末位置在初位置上,故位移方向竖直向上。路程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小球运动路程为5 m。
8.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
B.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成质点
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
D.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
解析:选D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水平方向上的位移,A错误;因为质点没有正反面,所以在猜正反面时,硬币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10 min指的是一段过程,为时间,而时刻指的是一瞬间,C错误;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D正确。
9.(多选)下列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时间都是标量
B.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
C.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5 m
D.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
解析:选BD 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正确。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根据三角形知识可得,物体的总位移是x= m= m,故C错误。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t=3 s+2 s=5 s,故D正确。
10.(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符号表示位移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
解析:选BD 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选项B正确;又Δx=1 m-5 m=-4 m=Δx1+Δx2=-9 m+5 m,故选项D正确。
11.如图2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汽车的位移及路程。
图2
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始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时的实际路径,由勾股定理得:xAC= = m=1 000 m。由于A、C、D共线,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AD=xAC+xCD=1 000 m+800 m=1 800 m。因为tan∠BAC=,所以∠BAC=53°,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路程为:xAB+xBC+xCD=2 200 m。
答案:1 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 2 200 m
12.如图3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ABCD -A′B′C′D′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a>b>c。有一小虫从A′点运动到C点,求:
图3
(1)小虫位移的大小;
(2)小虫的最短路程。
解析:(1)小虫的位移大小为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位移
x=
=
= 。
(2)小虫的最短路程应等于长方体表面展开后A′、C两点之间的距离,展开方式有三种,如图所示,经过比较可知,甲图中A′C之间的距离最短,为 。
答案:(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