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案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2-09 08: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设计(1)
江苏省兴化中学 高超
一、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通过各种的媒体,学生对秦朝历史、秦始皇等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和历史评判能力。学生对本课内容比较熟悉,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分不清艺术创作与真实历史的界限,把影视文学创作中的秦始皇形象与真实历史中的秦始皇画等号,不能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
2.了解专制主义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组成,知道秦朝政府组织中的权力分配情况,认识到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两对重要矛盾。进一步明确,秦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将继续发展、膨胀。
4.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的确立;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地方推行郡县制)
难点: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1.导入新课 资料引入:电影《英雄》的图片组合和《史记》的文字节选设问: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说出你的理由。 欣赏积极回答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展示和介绍,将学生引入情境,学习兴趣浓厚。
2.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资料引入:烽火戏诸侯故事材料一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摘自(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问题设计:西周初年和春秋时期相比,历史发生了什么重大改变?说明: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遭到了破坏,周天子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问题设计:七国争雄预示着怎样的趋势即将到来?问题设计:想一想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说明:战国时期,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秦国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出秦朝统一后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治理国家。 回顾已学知识,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周天子已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学生回答:战国时期,诸侯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实行变法学生回答:秦朝的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中国提供了物质条件。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是大势所趋。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学生看完视频后回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通过对历史文字材料和图片的阅读、分析认识秦朝的结束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资料引入:材料一: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始皇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二: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材料三:“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问题设计:从上述材料我们能够提炼出怎样的历史信息?说明:通过材料的分析引出皇帝制度的特点和中央官制的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1.秦始皇自认为功高盖世;2.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3.希望皇权世袭。4.皇权至高无上 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为后面的学习和探究和探究打下基础
4.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资料引入:《秦朝疆域图》丞相绾的话;廷尉李斯议曰秦始皇的观点说明:从而得出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是历史的选择,接下来给学生讲解秦朝地方机构的组成重点提示: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分析材料:分封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因此秦朝采用了郡县制。 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和辩证的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5.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探究问题:秦朝统治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为什么说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由此引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巩固了秦朝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教给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作用时要全面,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
6.拓展探究 资料引入:秦朝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人认为: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问题设计: 1、比较西周,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秦朝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年。应如何评价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3.分析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阅读材料,激烈争论,得出答案:第一、二问题的答案(略)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的启发: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联系现实,以史为鉴,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当今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功能。
7.小结 出示中央集权制度图示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学生通过图示掌握本课的知识网络 通过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明确教与学目标,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课引入大量的历史材料,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本课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利用辩论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有效。但由于学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而学生以前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关注的很少,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注意不要用太专业的名词去解释概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