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虎门销烟》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7《虎门销烟》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0 09: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虎门销烟》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销毁、咆哮、欺侮”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感悟中国人民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精神,有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感悟中国人民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精神,有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花朵么?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花是什么?
预设:水仙花:叶子绿盈盈的,花儿白丝丝的,恰似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喇叭花: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
那么老师来考考大家,我们来猜一下这几种是什么花呢?(出示几种花的图片)
预设:牡丹、薰衣草、菊花。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种我们不常见的花,大家有认识的么?(出示罂粟的图片)大家一起来说,这是什么花啊?
可是这种美丽的花儿,你能想象到它与死亡,罪恶联系在一起么?
罂粟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叶片碧绿,花朵五彩缤纷,茎株亭亭玉立,蒴果高高在上,但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因此,鸦片罂粟成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罂粟这一美丽的植物可称为恶之花了。所以有童谣唱道: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西方商人从18世纪初开始把鸦片贩运到中国,由最初的几百箱发展到几万箱,大量的中国人开始吸食鸦片,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入鸦片贩子的腰包。当时的大街上,经常见到一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烟鬼为了吸食鸦片卖儿卖女。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面对此情此景,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力主禁烟:“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在此背景下,林则徐做出了伟大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观看虎门销烟视频)。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发生了具体发生了什么故事?
3.板书课题,读题。(虎门销烟)
二、认读字词
(一)认识人物:
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林则徐的资料?
预设: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二)认读字词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出示文本信息)
销 沸 盐 缴 毁 彻 咆 哮 欺 侮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2.总结学生的识字方法。
(1)加一加:欺=其+欠
(2)换一换:销(消) 侮(海)
(3)形声字:咆 哮
3.识字游戏。
4.认读词语
咆哮 销毁 应邀 收缴 群情 沸腾
嚣张 气焰 历史 宽阔 震惊 中外
三、朗读品味
(一)听录音: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比赛诵读。
3.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品味朗读。
温馨提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民众,洗去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1.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汇报课文的大意:
第一部分(1):写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一部分(2-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群情沸腾、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
第三部分(6):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读一读第一部分,感受一下虎门销烟对人民的深远意义!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朗读提示:朗读时语气要激昂,注意重读时间、“纪念”。表现人民对这一事件的重视。
3.读一读第二部分,看看虎门销烟的经过!
(1)销烟前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这是什么描写呢?
预设: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的豪壮之气。
还有哪些描写?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你看出了什么呢?
预设:人多。
朗读提示:朗读时要用兴奋,高兴的语气,读出大快人心、群情激奋的感觉。
预设: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这句对“礼台上、礼台下”的描写突出了什么呢?
预设:仪式的隆重
朗读提示:朗读时要用兴奋,自豪的语气。
(2)销烟时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朗读时要突出“健步登上礼台、一声令下”等词语,要读出坚定,果敢的语气。
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朗读提示:朗读时要用讨厌、憎恶的语气,读出人们对于鸦片的深恶痛绝。
(3)销烟后: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啊,叫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朗读时要用激动、开心的语气,读出人们对于销毁鸦片的开心的心情。
4.读一读第三部分,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朗读提示:朗读时要语气重读“沉重地打击”、“不可欺侮”,表现人民爱国侮敌的斗争精神。
四、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
会写的字:历 史 值 宽 阔 搭 官 斤 沉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写字要头正、身直、背挺,字体要规范、端正、整洁。
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重点讲解,注意“历”字被包围的部分是“力”,不是“万”;“阔”字的“门”呈长方形,“活”要紧凑,大小适中。“搭”字“合”放笔收笔均匀适度。“斤”字第一撇为横撇,第二撇为竖撇。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8个生字。展示书写,跟课本上范例比较一下,看谁写得好。
6.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六、沙场点兵
打开“基础训练-《虎门销烟》”,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打击侵略者的游戏吧?只要我们读的词语又快有好,侵略者就会闻风丧胆,仓皇而逃的!
出示词语:销毁 沸腾 食盐 上缴 毁掉 彻底 咆哮 哮喘 欺负 侮辱
2.出示认读汉字:历 史 值 宽 阔 搭 官 斤 沉
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本文记述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侮敌的斗争精神。
二、课文赏析
想再深入了解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1.读一读下面的话,想一想它的特点、作用。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预设:开头直接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直接入题,引人入胜。
2.小组合作交流一下,从下面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这是对当天的环境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呢?
预设:衬托人物兴奋、豪迈的心情。
这里老师教你一招:
自然环境描写,即对周围的非人为的环境进行描写。文章在描写销烟当天的天气及现场环境时写道:“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寥寥几笔,却透露出当时的豪壮之气。这就是环境描写对气氛的衬托作用,是叙事的文章中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有效地烘托气氛,对事情的发展起到衬托的作用,也可以间接地体现人物心情、现场气氛等。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代替对人物心情或现场气氛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有深度。
3.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虎门销烟的场面很壮观?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这句描写突出了什么呢?
预设:人多。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
预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又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仪式隆重。
4.哪些人物既是虎门销烟的参与者也是参观者?
预设:销烟的民工。
5.他们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的?
他们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用几个词语简单的概括总结一下么?
预设: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说明林则徐事先对销烟做了周密的安排,表明他不光有销烟的决心,还有有力的措施。
小练笔
照样子,用“先……再……然后”写一句话。
例句:民工们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预设:他先走出教室,再经过长廊,然后走到操场和同学一起打篮球。
6.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怎样?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啊,叫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跳啊,叫啊,欢呼声”写出了什么?
预设:销烟现场欢天喜地的情景。
这是对销烟的场面描写,表明了什么?
预设:虎门销烟合乎民意。
7.这次销毁的鸦片数量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200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预设:23天 200多万斤
8.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沉重地打击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表明了什么?
预设:林则徐这样做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三、感悟提升
1.一起讨论交流一下虎门销烟是一个怎样的事件?
预设: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一下子销毁了200多万斤害人的鸦片,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就等于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小组之间梳理作者思路,学会布局谋篇。
3.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4.课外作业:
(1)搜集一下林则徐的名言和作品。
(2)小组之间汇编一本民族英雄的集录。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虎门销烟》”,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