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设计(1)
江苏省兴化中学 高超
一、学情分析
1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好,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让学生自己来讲罗马发展的历史,尤其能增强学生对共和政体的了解,学生探究罗马法内容的演变,用现代法律生活的实例来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具大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等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及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上课前搜集有关罗马的资料,让学生自己来讲罗马发展的历史,探究罗马法内容的实质,用现代法律生活的实例来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和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意义等。
2.教学难点:罗马法的分类及罗马法的本质的分析。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
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即:师生双边活动安排。要求:将教师讲述内容、讲述时机,计划讲述时
间、学生训练内容,时间,组织方法,研究性活动等一一列表。
2.教学用具:多媒体及其有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目标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播放凯撒大帝和屋大维的图片,同时播放歌曲“HERO”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角色,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关于罗马大家并不陌生,有人说罗马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他的武力,但随着罗马的覆灭消失了。第二次是他的宗教但也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科学的进步影响的范围在缩小。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是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罗马法呢? 在直观事物的刺激下,激发学生积极探讨的兴趣,从而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思考,寻找答案。
过渡 教师;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罗马法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看书思考
新课学习 二、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1、习惯法老师在讲解习惯法概念(是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的基础上强调习惯法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打出(案例一罗莫洛),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对习惯法的认识 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例题深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材料分析问题思考得出法官的判案结果: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新课学习 (过渡)教师: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个焦点的? 承上启下
2、十二铜表法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指导阅读书中材料 通过直观材料,《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条纹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 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
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而《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打出(案例三)古罗马大将恺撒和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讨论为什么?材料中的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的? (1)由于版图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2)国际交往扩大,因此,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3)对外战争的胜利,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4、万民法 为巩固统治,罗马帝国的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立法。3世纪初,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新课学习 5、《民法大全》从4世纪开始,罗马的统治者们注重法的编撰,特别是在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撰完成了《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律体系的完成。
(过渡)(罗马法的发展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罗马法到底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呢) 承上启下 忆旧思新
新课学习 三、罗马法的思想内容(打出卢修斯的案例),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深化认识 分析材料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卢修斯家的奴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判定归属于加图家。
教师总结: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卢修斯家的奴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判定归属于加图家。 聆听记忆 带领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角色,回到当时当地,来切身感受罗马法的思想内容。即: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过渡)罗马法并不能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罗马法提倡的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因此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教师提问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法则? 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的能力理性 理性 权利 平等 正义
四、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作用教师设问一:请同学们回忆或一起讨论你了解到的在欧美国家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法律文件?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回答:有英国的《权利法案》,有法国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有美国的《独立宣言》及1787年宪法等等。
教师设问二:请同学们再回忆或一起讨论,刚才所回答的英国、法国、美国等有关法律文件,你印象最深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回答: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等。
教师设问三:请同学们认真考虑:根据我们所学的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罗马法与英国、法国、美国、中国等国颁布有关法律文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分析讨论后,师生共同回答:核心内容基本一致。罗马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为欧美各国立法提供了依据,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导入:罗马法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对罗马本身和世界两方面来思考罗马法的影响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罗马法的影响①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②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③对中国的立法也产生一些影响
(小结)师生总结:1、罗马法起源、发展的标志。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3、罗马法颁布的目的及其历史影响。(利用知识结构)
七、学案设计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背景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2)罗马的法律与______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3)______担任法官随意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______________
(1)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意义:___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3.公民法
(1)罗马共和国时期,使用范围仅限于____________;
(2)作用: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发展
(1)背景:不断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文化传统的______之间出现新的矛盾;以及
___________和贸易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2)表现:公元3世纪,出现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__________的法律,即
“万民法”。
2.完善
(1)标志: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_______组织法学家,会变成________。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最终完成。
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_____人人平等,缓解了社会矛盾;
(2)保护了统治阶级的______和______利益;
(3)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2.影响后世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_____和_____产
生重要影响;
(2)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_____发展的有力武器。
教学反思(1)
每一次实践都是提高的途径,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可谈,本课在授课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深化了他们对法律起源和发展历程的认识,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让他们从源头上感受了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和法这个冷冰冰的东西有了温情的接触。这都是我讲授这节刻的收获,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着,一起探索和发现着。
不足之处是,用了大量的材料,显得教学手段有点单一,整节课都在启发学生思考,都在引导学生发现,显得有些枯燥,开始学生兴趣还很大,但随着几个材料的接连出现,他们的兴趣就没有开始那么足了,显得有点疲惫,这给我的启示是,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枯燥的史料要趣味化,应该大胆创设情境,大胆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做主体。这节课给了我以下启示:
1.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和学习条件,要学生感兴趣。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者,是益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重要的概念、重要的历史结论及其依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