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12课民族大团结历史上有哪些事件促进了民族交往与融合?从历史上看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历史特点:大散居、小聚居、相互杂居现实情况: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我国民族自治地分成哪几个级别?有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自学书本第一目,解决相关问题1、含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1、民族区域自治在什么地方实行?
2、民族区域自治按什么设置自治机关级别?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当地民族有什么权利?
4、民族区域自治是不是完全的自治?2、过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4919541984①②③3、实施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西藏自治区
1965年9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4、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自学书本第二目,解决相关问题① 政治上: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② 经济上:③ 文化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 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④ 案例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1.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 )
A.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竞争
B.以汉族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
C.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D.汉族与少数民族平等互惠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巩固祖国统一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实行“资金援疆”“智力援疆”体现了( )①同步富裕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人才强国战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5.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6.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731倍,铁路运营里程已增加到1.4万千米。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围绕“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1)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改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使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改变——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结合所学知识,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的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其中的两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