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一节 内能 功 热量
[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系统内能是等效的,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3.明确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
一、做功和内能的变化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温度计示数明显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图1
答案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气体的温度降低.
[知识梳理]
1.内能和内能的变化量
(1)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2)内能的变化量只由初、末状态决定,与中间过程及方式无关.
2.功和内能
(1)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2)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
(3)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在绝热过程中:
①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增加,即ΔU=W.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内能减少,即ΔU=W.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变化
[导学探究] 用铁锤反复敲击铁棒,铁棒的温度会升高,把铁棒放在碳火上烧,铁棒的温度也会升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识梳理]
1.热量
(1)热量是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2)过程量.
2.热量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在只有热传递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并且内能的变化量等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即ΔU=Q.
一、做功和内能的变化
例1 如图2所示,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 )
图2
A.E甲不变,E乙减小 B.E甲不变,E乙增大
C.E甲增大,E乙不变 D.E甲增大,E乙减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两气室气体都经历绝热过程,内能的改变取决于做功的情况.对甲室内的气体,在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活塞左移,压缩气体,外界对甲室内的气体做功,其内能应增大;对乙室内的气体,活塞左移,气体膨胀,乙室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应减小.
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
图3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答案 C
解析 向下压活塞,力F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减小,故气体的压强增大,故选项C正确.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变化
例2 (多选)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了5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
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
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50J
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答案 BD
解析 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内能的改变量等于传递的热量,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相等数量的热量,故A错,B对;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共同决定,所以内能增加了50J并不一定是分子动能增加了50J,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这时吸收的50J热量全部用来增加分子势能,故C错,D对.
三、内能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例3 关于温度、热量、功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越高
C.外界对系统做功W,内能必定增加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答案 D
解析 热量是物体间进行热传递时内能的转移,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物体的吸热或放热对应物体的内能变化,并不对应物体内能的大小,故B错;由于做功和热传递都可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只根据做功无法准确判断物体内能的变化,故C错;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故D对.
内能 功 热量
1.(做功和内能的变化)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会发现胎内气体温度升高,这是因为( )
A.胎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而容积不变
B.轮胎从外界吸热
C.外界空气温度本来就高于胎内气体温度
D.打气时,外界不断对胎内气体做功
答案 D
解析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
2.(做功和内能的变化)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空气团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减小,温度增大
答案 C
解析 空气团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大气压强随高度上升逐渐减小,空气团体积逐渐增大,对外界做功,所以内能逐渐减小,则温度逐渐降低,只有选项C正确,选项A、B、D均错误.
3.(热传递和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两物体接触但没有热传递,则两物体所包含的热量相等
B.做功和热传递的共同点是都能使系统内能改变
C.一物体先后经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其温度均从t1升高到t2.则在这些过程中物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
D.高温物体内能大,低温物体内能小
答案 B
解析 A、B两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两物体温度相等,A错.做功和热传递都是改变内能的方式,B对.一物体温度从t1升高到t2,内能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错.高温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内能不一定大,D错.
4.(内能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多选)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功、内能三个量的物理意义是等同的
B.热量和功二者可作为物体内能大小的量度
C.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相同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答案 CD
解析 热量、功和内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但热量、功、内能三个量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热量和功二者可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而不是内能大小的量度.故A、B错误,C、D正确.
题组一 做功和内能的变化
1.(多选)在下述各种现象中,不是由做功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
B.用铁锤不断锤打铅块,铅块温度会升高
C.在炉火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电视机工作一段时间,其内部元件温度升高
答案 AC
解析 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是热辐射使水的温度升高,在炉火上烧水是热传导和对流使水的温度升高,用铁锤锤打铅块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铅块温度升高,是由于外界做功引起的.电视机工作时,电流通过各元件,电流做功使其温度升高.可见A、C不是由做功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故选A、C.
2.一个铁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关于铁块的机械能和内能的变化(忽略热传递),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铁块的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
B.铁块的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C.铁块的机械能增大,内能增大
D.铁块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答案 D
解析 铁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所以铁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铁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说明此斜面一定是不光滑的,铁块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功,铁块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铁块和斜面的内能,因此铁块的温度会略有升高,内能增大.
3.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答案 D
解析 因气体绝热膨胀,故气体对外做功,但没有热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小;而气体不计分子势能,故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因内能减小,故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选D.
4.图1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图1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答案 A
解析 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气体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再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内能增加,故正确答案为A.
5.如图2所示,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隔开,左侧装有气体,右侧为真空.现将隔板抽掉,让左侧气体自由膨胀到右侧直至平衡,在此过程中( )
图2
A.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答案 C
解析 气体向真空膨胀,不做功;此为绝热容器,无热传递,Q=0.
题组二 热传递和内能的变化
6.(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
A.打开电灯开关,灯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夏天喝冰镇汽水来解暑
C.陨石在大气层中下落,温度升高
D.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答案 BD
解析 A选项是电流做功改变内能,C选项是摩擦力做功改变内能,只有B、D选项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选B、D.
7.(多选)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传递中,热量一定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B.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它们之间有温度差
C.在热传递中,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D.内能相等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答案 BD
解析 热量的概念只有在涉及能量的传递时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故B对;在热传递中,热量一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故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B、D.
8.(多选)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1比铁块的温度T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达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T=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答案 AD
解析 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到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D正确,选项B错误.设c铁、c铜分别为铁、铜的比热容,根据热平衡方程c铜m(T1-T)=c铁m(T-T2),解得T=,由此可知选项C错误.
题组三 内能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同种气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B.体积相同的同种气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C.机械能越大的物体内能也越大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答案 D
解析 决定内能的因素有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D正确,A、B错误;内能与机械能无直接关系,C错误.
10.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答案 D
解析 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及物态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选项A、B错误;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选项C错误;关于热量的论述,选项D是正确的.
1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为零
B.如果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
C.一个装有气体的绝热密封容器做匀速运动,如果使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则气体的温度要升高
D.一个装有气体的绝热密封容器做匀速运动,如果使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则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BC
解析 内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重力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为零的静止物体机械能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A错误,B正确;绝热容器停止运动,内部气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C正确,D错误.
12.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
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可能增大
D.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内能相等时热传递停止
答案 C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热量,A错误;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可能不受摩擦力,内能可能不变,B错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内能可能增大,C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温度相同后热传递停止,D错误.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内能 功 热量
1.知道热传递的实质.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明确两种方式的区别.
3.明确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
1.从宏观上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从微观上看,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化,因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若物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且做功的多少等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3.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高温物体总是自发地把它的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若热传递过程中没有做功过程,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它内能的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它内能的减少.
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它们的实质不同,做功对应的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5.焦耳通过实验测定了机械功与所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热功当量,它等于4.18 J·cal-1.
1.如图所示,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团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很快地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目的是要说明(C)
A.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B.做功一定升高物体的温度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实际上是在对玻璃气筒内的气体做功,由于是迅速向下压筒内的气体,做功时间极短,因此实验过程可认为是绝热过程(即Q=0).乙醚达到燃点而燃烧表明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用下列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属于做功的方式是(D)
A.搓搓手会感到手暖和些
B.汽油机汽缸内被压缩的气体
C.车刀切下的炽热铁屑
D.物体在阳光下被晒热
解析:搓手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缸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车刀切削钢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切下的铁屑温度升高,都是通过做功使内能发生改变;物体在阳光下被晒热,不属于做功的方式.
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
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
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A错.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若两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便不再发生热传递,即达到了热平衡,故B对、C错.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不一定是热传递引起的,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故D错.
4.(多选)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了50 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一定是物体放出了50 J的热量
B.一定是物体吸收了50 J的热量
C.一定是物体分子动能增加了50 J
D.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解析: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传递的热量,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相等能量的热量,故A错、B对.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共同决定,所以内能增加了50 J并不一定是分子动能增加了50 J.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这时吸收的50 J热量全部用来增加分子势能.
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
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可能增大
D.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内能相等时热传递停止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热量,A错误;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内能可能增大,B错误、C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温度相同后热传递停止,D错误.
6.(多选)如图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简图,用绝热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解析:可通过重力做功与水温升高吸收的热量,测定热功当量,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而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所以功与热量是不同的.故选A、C.
7.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会发现胎内空气温度升高,这是因为(D)
A.胎内气体压强不断增大,而容积不变
B.轮胎从外界吸热
C.外界空气温度本来就高于胎内气体温度
D.打气时,外界不断地对胎内气体做功
解析: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人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所以温度升高.
8.(多选)在一个绝热气缸里,若因气体膨胀,向上推动活塞,则在这个过程中,气缸里的气体(BD)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内能增大 D.内能减小
解析:因绝热气缸里的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气体向上推动活塞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B、D正确.
9.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绝热的汽缸内,当用活塞压缩气体时,一定减小的物理量有(不计气体分子势能)(A)
A.气体体积
B.气体分子密度
C.气体内能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解析:绝热过程外力对系统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10.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A)
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
C.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D.内能增加
解析:胎内气体经历了一个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从而要从外界吸热,A正确,B、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