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2-13 07: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张家界市国光实验学校 李富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一)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 是什么 事件 让当时的东北发生了变化 ?事件的时间,策划者,分哪两个步骤?层层设疑一、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两个步骤:
①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炮轰沈阳城新编九·一八小调高梁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火药库,
后占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事变前事变后力避冲突,以免事态 扩大。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东三省沦亡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三省分裂出去说一说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故事。故事大比拼中国开始局部的抗战(马占山、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
华北危急!!!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情感大碰撞二、西安事变思考:为什么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1、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何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2、2001年江泽民向张学良亲属发去唁电:……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智慧才艺展示台二、西安事变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张学良、杨虎城劝谏、哭谏均遭失败。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目的: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附: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
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3、分组讨论:西安事变抓住蒋介石后该怎样处置他?为什么?
4、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做的?历史剧模拟表演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中共与人民奋勇抵抗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十年内战结束我能行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中国军民的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它出现的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 “.八 ?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日寇之手。其根本原因是( )
A、日军攻势太猛 B、东北军防守不力 C、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予抵抗 D、张学良为了保全东北军的实力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
A、七七事变 B、八 ?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九一八事变
4、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
B、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C、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ACDA读一读你有何收获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①斯诺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②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③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郞 参拜靖国神社拓展延伸中日两国综合国力比较《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我们应怎样处理与日本的关系?四、教学反思:1?、本课利用播放歌曲和表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己讲解进程中提出探究式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采用学生讲述、表演的形式比较符合本课教学实际。能很好地实现历史三维目标。
2、问题的提出还是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