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被推为“诗家天子”。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存有180首,绝句便占了80首。写作背景:
自古以来,国家之间就经常在边关要塞为了争夺地盘、拓展疆土,而发生战争。唐朝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国家经常发兵侵扰北方边境。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歌,是唐朝诗歌流派之一。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及收集的相关资料,尝试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有不懂的地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上下文所用词语交错省略而又互相补充,合并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修辞。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想象练笔:“征人”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
1、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一
2、勤劳善良的妻子,牵着一双儿女,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一
3、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说一
李广:西汉名将,他一生身经大小小七十几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心目中可怕的劲敌。传说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 。匈奴惧怕,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意:
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展现出一幅怎样的景象?夜色中,塞外山峰苍凉荒远,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忙军务,忙征战,到了晚上,面对边关荒凉的山脉,面对一轮明月,不由得想起了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体会诗情: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久征未归的同情;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争,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 学法:
释题目,知诗人。
析词语,明诗意。
悟意境,体情感。
熟读诗,能背诵。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诗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