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近代物理原子结构 氢光谱规律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近代物理原子结构 氢光谱规律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20 19: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 氢光谱规律
[基础题组]
1. (多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N获得反冲核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N,获得反冲核O,发现了质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答案 AC
2.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解析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在原子的中央存在一个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物质,将其称为原子核。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3. 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 因为是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所以根据C可得辐射光的频率可能有3种,故C正确。
答案 C
4. 图12-2-6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图12-2-6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解析 α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带同种电荷,由于库仑力作用,α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α粒子的加速度方向为其所受库仑力方向,指向轨迹弯曲方向的内侧,故图中P点所示加速度方向正确,选项C正确。
答案 C
5.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电量太小 B.速度太小
C.体积太小 D.质量太小
解析 由于电子质量非常小,即使α粒子与电子发生碰撞,损失能量也非常少,可忽略不计,D项正确。
答案 D
6. (2019·江西师大附中模拟)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后,形成类氢结构的氦原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12-2-7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图12-2-7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解析 根据能级跃迁规律hν=Em-En,选项A中,Em=hν+E1=40.8 eV-54.4 eV=-13.6 eV,能跃迁到E2能级上;选项B中,Em=hν+E1=43.2 eV-54.4 eV=-11.2 eV,不能跃迁;选项C中,Em=hν+E1=51.0 eV-54.4 eV=-3.4 eV,能跃迁到E4能级上;选项D中,Em=hν+E1=54.4 eV-54.4 eV=0,刚好被电离。故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选项B。
答案 B
7.(多选)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如图所示。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分别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解析 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α粒子离核越近所受斥力越大,偏转越大,C错、D正确;曲线运动的轨迹总是弯向受力的一侧,A错、B正确。
答案 BD
[提升题组]
8. (2019·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如图12-2-8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图12-2-8
A.1 305、25、7、1 B.202、405、625、825
C.1 202、1 010、723、203 D.1 202、1 305、723、203
解析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统计结果,大多数粒子能按原来方向前进,少数粒子方向发生了偏移,极少数粒子偏转超过90°,甚至有的被反向弹回。所以在相等时间内A处闪烁次数最多,其次是B、C、D三处,所以选项A正确。
答案 A
9.(多选)(2019·郑州一模)如图12-2-9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2-9
A.氢原子可以辐射出连续的各种波长的光
B.氢原子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波长的光
C.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波长最短
D.辐射光中,光子能量为0.31 eV的光波长最长
答案 BD
10.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
答案 A
11. (多选)如图12-2-10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则这些原子
图12-2-10
A.发出的光子最小能量是0.66 eV
B.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2.75 eV
C.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由n=3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解析 由n=3向n=2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Emin=3.4 eV-1.51 eV=1.89 eV,A错误;由n=3向n=1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Emax=13.6 eV-1.51 eV=12.09 eV,B错误;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D正确;从n=3向低能级跃迁可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C正确。
答案 CD
12. (2018·成都一模)在研究原子物理时,科学家经常借用宏观模型进行模拟。在玻尔原子模型中,完全可用卫星绕行星运动来模拟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当然这时的向心力不是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忽略不计),而是粒子间的静电力。设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的带电荷量大小都是e=1.60×10-19 C,电子在第1、2可能轨道运行时,其运动半径分别为r1=0.53×10-10 m、r2=4r1,据此求:
(1)电子分别在第1、2可能轨道运行时的动能(以eV为单位);
(2)当电子从第1可能轨道跃迁到第2可能轨道时,原子还需吸收10.2 eV的光子,那么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多少。(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
解析 (1)电子所受静电力提供向心力
k=m,故Ek=mv2=
Ek1=J=13.6 eV
Ek2=Ek1=3.4 eV。
(2)根据能量守恒,ΔEp=ΔE+(Ek1-Ek2),故ΔEp=20.4 eV。
答案 (1)13.6 eV 3.4 eV (2)20.4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