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0 20: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自学要求:自读课文,并进行圈点勾画。
1.郑和下西洋背景、目的、概况、意义是怎样的?
2.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时间、经过是怎样的?
知识建构郑和1.人物简介:一、郑和下西洋本姓马,回族,云南人。家庭的原因使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地区。文莱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2.历史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3.目的: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寻找失踪的惠帝(建文帝)1405—1433年(28年)仅首次就2.7万人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最多时有200多艘,最大海船可乘千人7次明成祖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等,用于慷慨送礼、贸易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人数多航程远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概况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郑和远航范围
(1405-1433)刘家港越南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度沙特索马里印 度 洋和平之师,
友好使者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走入了国际的视野。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博古通今二、戚继光抗倭1.人物简介: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山东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声名远扬。2. 抗倭概况: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明朝国力微弱,海防松懈,倭寇入侵,“倭患”严重
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主要是浙江、福建、广东新军--“戚家军”大力整顿部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鸳鸯阵)台州九战九捷,杀倭寇10000多人,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多次击退倭寇侵犯,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材料一(倭寇)“大肆劫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 --《倭变事略》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不敢用命。与大猷(you)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结合材料和教材,讨论: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战争性质、群众基础、主观原因、方针政策)合作探究3.戚继光抗倭战争的性质: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4.对戚继光的评价: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情感升华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戚继光的哪些优秀品质呢?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不追求个人利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严于律己,有勇有谋,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背景:
2.时间:
3.经过: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1517年,葡萄牙殖民者首先抵达广东屯门岛,而后占据澳门;1553年,借口上传遇到风涛,请求在澳门晾晒货物,贿赂当时官员,攫取澳门居住权。1.“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中“我之云帆高张”指(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斗争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他赞扬的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是( )
BC小试牛刀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C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背景:
目的:
概况:
特点:
意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课堂回顾1553年起止时间、出发地、次数、物品、到达范围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背景:
概况:
结果:
评价:
时间、地点、军队、主要战役暴力冲突友好交往国力由盛转衰,封建制度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