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2《一句话》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2《一句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0 21: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时代背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深挚的爱国情怀。
2.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句
话”的含义,从“咱们的中国”这句话中感受中国人心底的渴望与期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从“咱们的中
国”这句话中感受中国人心底的渴望与期盼。
教学准备:幻灯片、火山喷发视频,雷电视频、开国大典、阅兵式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课件出示)
同学们,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
他,自称为“东方老憨”,然而却感情丰富,热情洋溢,拥有着一个高尚的灵魂,朱自清先生称他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与研究成就卓著,被郭沫若称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面对着被列强践踏、掠夺,灾难深重的祖国,以满腔忧愤写下了《七子之歌》;
他,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便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 ??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对,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 谁能介绍一下他的有关资料?
2.闻一多相关资料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课件出示闻一多先生照片)此时望着这张熟悉的面孔,他这句“诗人的天赋就是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仍铿锵在耳。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闻一多先生的脚步,一同走近诗歌,去感受他那深挚的爱国情怀。(课件出示题目)
3.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预设:
这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二、?初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1页,老师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想: “一句话”指的是哪句话?
2.生听读后回答:这句话是“咱们的中国”
3.(板书)师追问:这里的“咱们”指谁?为什么不说“我们的中国”?对比一下。(我们的中国:把读者和很多人排除在外。咱们的中国:中国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是每个人的中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对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3.无论是“我们的中国”,还是“咱们的中国”,在今天我们说起来,感觉都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可是诗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强调呢?这就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了。
4.指生介绍时代背景
1922年,闻一多远赴美国求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却饱受民族歧视和压迫,这使他的灵魂收到极大的震动。1925年,当他怀着赤诚的爱国之情回到祖国。他看到的却是(放课件)纷飞的战火,军阀混战使民众苦不堪言,在这种黑暗的现实下,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景象中,在这一双双充满了渴望的眼神里,闻一多拿起如刀巨笔,创作诗歌,希望能唤醒人民群众的觉醒。
三、细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读交流
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将他的这种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画出你感触最深的词句,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2.交流感悟
第一小节: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
(2)生:自由交流
祸: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指军阀封建的黑暗现实对人民群众的压制。
火:民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人民群众被剥削、压榨太久了,心中压抑着反抗的怒火就像休眠的火山,这火一旦喷发出来,将会势不可挡。
五千年:被压迫,被奴役的时间漫长。
缄默:沉默不语,忍耐中蕴含着反抗的怒火。
着了魔:得到了奇异的力量,暗示中国人民的觉醒。
霹雳:巨大的声音,预示中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示电闪雷鸣视频)
爆一声:声音震天动地,力量巨大。
是啊,当有一天民众觉醒,奋起反抗,会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声。来孩子们,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节诗——
第二小节
学生交流第二小节的感悟
课件出示铁树开花图。
铁树开花: 你觉得诗人要用铁树这怒放的花蕾来象征什
么?
铁树开花:铁树的花朵象征着新中国。铁树开花不容易看到,新中国的建立也来之不易,但终究会成为现实。
是啊,是新中国、人民大众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这是每一个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心底的渴望与期盼,我们都知道铁树开花很难看到,这句话用铁树开花作比喻,告诉我们推翻旧势力,建设新中国虽然不容易,但终究会成为现实。
(2)出示火山爆发视频
师:火山爆发气势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师:是啊,火山喷发可以说是山崩地裂 、惊天动地 、势不可挡。中国民众被压榨了千百年,也缄默了千百年,但这缄默的背后酝酿着反抗与挣脱。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在封建势力、帝国主义,旧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但是他们不会甘愿永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天他们会觉醒,会抗争,一旦反抗,那力量将如火山爆发,那声势将似晴天霹雳,势不可挡。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一切黑暗的旧势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发抖、伸舌头、顿脚:可以看出反动派害怕人民群众爆发的强大力量,无比的恐慌和畏惧,可又不甘心失败。
咱们的中国: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这是凝聚力量的号角,这是扬眉吐气的呐喊,是催人奋进的战鼓。从这震撼人心的呐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新中国强烈的渴望与赞美。我们能够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祖国这份深挚的爱,真的是撼人心魄,让每一个读这首诗的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热血沸腾。那么你能把诗人的这种自信、激情、渴望读出来吗?(齐读课文)
四、总结升华
相信此刻,同学们也和我一样,心潮澎湃。是啊,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为自己生活在强大的中国而自豪。
1.(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冉冉升起,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中国,此时此刻我们要挺直腰杆大声地说,这就是——“咱们的中国!”
2.(奥运圣火点燃的图片)当奥运圣火在鸟巢点燃,中国健儿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蓬勃、青春激荡的中国,此时此刻我们要满怀激情豪迈地说,这就是——“咱们的中国!”
3.当洪水、雪灾、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频向我们袭来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此时此刻我们要擦干泪水,深情地说,这就是——“咱们的中国!”
4. 当神州号飞船遨游于太空,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 一往无前的中国,我们要挺起胸膛骄傲地说,这就是——“咱们的中国!”
5.课文学完了,我相信闻一多先生那深沉的爱国激情会久久在我们彼此心中激荡,让我们把这份激情化作力量,共同建设——“咱们的中国!”
五、拓展延伸
听到你们铿锵有力、激情洋溢的朗读,我们的内心被闻一多先生的那份深沉的爱国激情震撼着,久久不能平静。《红烛》、《死水》、《祈祷》、《七子之歌》等诗歌都有着同样的爱国之情,老师希望大家找到这些诗篇读一读,并用上我们这节课用到的结合课文,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继续体会他那民族之魂更加全面的而了解闻一多。  
 ? 
板书设计??????? 一句话  
??????????????????????? 闻一多  
??????  
祸 火
铁树 霹雳
????????????? 咱们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