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0 23: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繁漪/绮丽  昧心/魅力  难堪/错勘贤愚
B.亲眷/迷恋  应验/应届  尸骸/言简意赅
C.盗跖/开拓  涟涟/链接  偃卧/前合后偃
D.信笺/翩跹  伫立/贮存  呼吁/长吁短叹
解析:A项,yī/qǐ,mèi,kān;B项,juàn/liàn,yìng/yīng,hái/gāi;C项,zhí/tuò,lián/liàn,yǎn;D项,jiān/xiān,zhù,yù/xū。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昆明火车站事件之后,各武警官兵坚守岗位,无论形势多么严峻,都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B.面对堵塞严重的交通状况,靠停车涨价、买车摇号等方式来治理,是不能釜底抽薪的。
C.两会期间,各级代表巧舌如簧,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化体制改革献言建策。
D.正在比特币渐入佳境之时,各国央行发布声明称比特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能流通使用,及时引导社会公众维护了自身财产安全。
解析:A项,“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不合语境。C项,“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用在句中不恰当。D项,“渐入佳境”,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其主语应是人的某种境况或人对某事物的兴趣。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普通流感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一周以内即可减少。
B.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0多个重点监测城市约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 000。
C.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应努力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尤其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
D.据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消息,互联网、电话订火车票12天预售期的服务项目已恢复,现在非购票高峰期,能快捷登录订票网。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减少”改为“缓解”或“减轻”;B项,成分赘余,应把“约半数左右”改为“约半数”或“半数左右”;C项,语序不当,应把“利用权力”移到“向企业”前。
答案:D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
②这些风格的创始者,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③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④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⑤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于这样妙肖人生和自然,又何取乎艺术呢?
⑥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A.⑥④②③①⑤       B.③①⑤④⑥②
C.⑥③①④②⑤ D.⑤⑥③②①④
解析:本文段是围绕着“艺术形式”的话题而谈的。第⑥句引起话题,第③句针对该话题,呈现具体事例。第①句中“这种……的形式化”是对第③句内容的指代,第④句承上启下,从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表层批评转向深层探究,第②句阐释这种艺术形式的实质,第⑤句以反问的形式总结全文。
答案:C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戏曲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因而是“表现性”的艺术。它不像西方写实戏剧那样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而是经由节奏、韵律、姿态对生活动作进行加工、抽象、美化之后,再用它来表现生活,它的表现生活就不是写实性而是写意性的。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快步跑圆场则是人在急速行路——戏曲表演与生活动作拉开了距离。
西方美学以逼真为美的极致,无论是古希腊的雕塑,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都高度体现了这一原则。古典主义将这种原则充分运用在戏剧之中,高乃依《论三一律》说:“戏剧作品是一种摹拟,说得确切些,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它便越完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这种理念最终导致了自然主义戏剧的泛滥。中国古典美学原则却尽量避免因注目于对事物的逼真摹仿而丧失了对其内在精神的把握,提醒人们要防止“谨毛而失貌”。与西方美学“模仿说”以物为主、心附于物、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比兴说”强调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重视人的感觉和诉诸联想,追求心物交融,也就是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美学原则在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对象时,就会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追求“不似之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欣赏一幅画只注重运笔是否气韵生动,可能并没有留心它是否逼真,这就叫作“得意忘形”“貌离神合”。
戏曲对于生活的撷取是极具选择性的,重在揭示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心情与心境,重在将人物可喻不可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状态,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昆曲《荆钗记·上路》中钱流行失去女儿后,女婿接他前去同住,他眼睛里看到的是春天景色,嘴里唱出来的却是“景萧萧”“古树枯藤栖暮鸦”的意象、“自叹命薄,难苦怨他”的心境、“叹衰年倦体,奔走天涯”的凄苦。把人物的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客观景色经过人物感情过滤之后转换了寓意,从而表现出特定环境中活动着的人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戏曲叙事抒情的情景交融效果。
5下面对中国戏曲“写意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然后进行加工,再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
B.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追求“不似之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C.对于生活的撷取是极具选择性的,重在揭示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心情与心境。
D.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将人物可喻不可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状态表现出来。
解析:A项,“对生活动作进行直接模仿”是西方写实戏剧的做法,而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答案:A
6.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戏曲“写意性”的一项是(  )(3分)
A.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
B.剧中人物高兴时演员放声大笑,剧中人物悲伤时演员失声痛哭。
C.昆曲《荆钗记·上路》中钱流行眼睛里看到的是春天景色,嘴里唱出来的却是“景萧萧”“古树枯藤栖暮鸦”的意象。
D.把椅子摆在舞台上,它既是椅子,也可以成为寒窑或者监牢的门,还可以是井。
解析:A、C、D三项指的都是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而B项说的是写实性。
答案:B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美学以逼真为美的极致,在这种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写实戏剧特别强调对生活动作的直接模仿,从而最终导致了西方自然主义戏剧的泛滥。
B.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
C.中国戏曲演员将人物内在的情感状态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D.中国戏曲演员把人物的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从而表现出特定环境中活动着的人的精神面貌。
解析:B项,“强调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服从”是西方美学的特点。
答案:B
三、课内文本阅读(12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窦娥冤(节选)》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段唱词中,互为反义词的有:“朝”与“暮”,“生”与“死”,“天”与“地”,“清”与“浊”,“盗跖”与“颜渊”,“为善”与“造恶”,“贫穷”与“富贵”,“命短”与“寿延”,“硬”与“软”,“好”与“歹”,“贤”与“愚”。
B.“只合”是“只应该”的意思。
C.“盗跖”指传说中春秋末年的奴隶起义首领“跖”,“盗”是他的姓。此处泛指坏人。
D.“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也被推崇为“贤人”,此处泛指好人。
解析:C项,“盗”不是姓,据传春秋时期,一个名字叫跖的大盗,被称为“盗跖”。
答案:C
9.有人说,“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句表现出封建迷信思想,说明窦娥精神世界有其局限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3分)
答案:不同意。我们不能孤立地分析某一词某一句,而应该整体把握文意。这个语段表现的是对天地鬼神的否定,而非对天地鬼神的痴迷。在那个黑暗窒息而又天地神化的时代里,作为一名下层劳动妇女,能对天地鬼神大胆否定,恰恰反映了窦娥难得的觉醒。
10.“盗跖”借代什么样的人?这一借代说明了什么?(3分)
答案:传说盗跖是春秋时期一个名字叫“跖”的大盗,这里借指坏人。这一借代说明了历代君王对百姓的愚化,犯上作乱、起义造反就是大逆不道,安贫乐道、忠君顺法才是良民,这一思想在封建时代已无限渗透。
11.这段唱词怎样集中地体现出窦娥的反抗精神?(3分)
答案:这段唱词对现实社会秩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血泪的控诉,直斥天地鬼神不分好歹、错勘贤愚,在“何为地”“枉做天”的怒斥中,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四、戏剧阅读(16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
吝啬鬼(节选)
[法]莫里哀
第二幕 第一场(节选)
(阿尔巴贡:剧中主人公。雅克师傅:阿尔巴贡的厨子和车夫。法赖尔:阿尔巴贡的女儿艾莉丝的情人)
阿尔巴贡 法赖尔,帮我多想想看。喂,雅克,你过来,我把你留到最末来讲。
雅克师傅 老爷,我是您的车夫,又是您的厨子,您想同哪一个讲?
阿尔巴贡 同两个讲。
雅克师傅 不过,两个里头,哪一个在先?
阿尔巴贡 厨子。
雅克师傅 请您等等。(他脱去他的车夫制服,露出厨子制服)
阿尔巴贡 家伙!这是什么臭讲究?
雅克师傅 现在您吩咐好了。
阿尔巴贡 雅克,我约好了今天请人吃晚饭。
雅克师傅 (旁白)稀罕事!
阿尔巴贡 说说看,你有好菜给我们吃吗?
雅克师傅 有,又要您有很多的钱给我。
阿尔巴贡 见鬼,老离不开钱!钱,钱,钱!他们就像没有别的话讲。啊!他们挂在嘴边的,只有这个字,“钱”。老在说钱。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钱”。
法赖尔 对。
雅克师傅 说真的,管家先生,你把这个秘诀告诉我,把我这厨子差事接过去,我承情不浅。你在这家,好管闲事,成了一手抓。
阿尔巴贡 别闲扯啦。到底该怎么做?
雅克师傅 席面上有多少人?
阿尔巴贡 我们不是八个人,就是十个人。就作为八个人好了。有八个人吃的,也足够十个人了。
法赖尔 当然。
雅克师傅 好吧!那就得开四份好汤,五道主菜。好汤……主菜……
阿尔巴贡 活见鬼哟!可以款待全城的人了。
雅克师傅 烤的东西……
阿尔巴贡 (拿手捂他的嘴)哎呀!捣蛋鬼,你吃掉我的全部家当。
雅克师傅 和烤的东西同时上的……
阿尔巴贡 (又拿手捂雅克师傅的嘴)还有?
法赖尔 (向雅克师傅)你打算把大家撑死啊?难道老爷请客,是要他们死塞活塞吗?你去念念卫生守则吧;问问医生,还有比吃多了对人害处大的?
阿尔巴贡 说得对。
法赖尔 大师傅,你和你那些同行要知道:一张饭桌,上多了菜,等于是一家黑店。把客人当作朋友看待,菜饭就该清淡些才好,一位古人说得好,“夫食以其为生也,非生以其为食也”。
阿尔巴贡 对。(向雅克师傅)你听见了没有?(向法赖尔)这话是哪一位大人物说的?
法赖尔 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姓名。
阿尔巴贡 记着把这句话给我写下来。我要用金字刻在我饭厅的壁炉上。
法赖尔 我一定写。至于晚饭,交给我办。我会安排妥当的。
阿尔巴贡 就你办吧。
雅克师傅 再好不过,我免去许多麻烦。
阿尔巴贡 就该配一些不对胃口的东西,不吃便罢,一吃就饱。好比肥肥的红烧羊肉啦,栗子肉馅的点心呐。
法赖尔 一切有我,您放心好啦。
阿尔巴贡 现在,大师傅,要把我的马车擦干净。
雅克师傅 等一下。这话是对马车夫讲的。(他又穿上他的罩褂)您说……
阿尔巴贡 把我的马车擦干净,把马准备好,回头赶集去……
雅克师傅 老爷,您那些马呀,说真的,一步都走不动啦。我不是说,它们累坏了,躺在槽头站不起来,可怜的牲口不是累坏了,那么说,不合实情。毛病出在您老叫它们挨饿,饿到后来,也就只有皮包骨头,马架子、马影子、马样子了。
阿尔巴贡 什么活儿也不干,说病就病。
雅克师傅 老爷,什么活儿也不干,就该挨饿吗?可怜的牲口,多干活儿,可是有的吃,它们好多了。看见它们就多一口气了,我打心里就难过;因为说到临了,我对我那些马有感情,看见它们受罪,就像自己受罪一样,我每天省下自己的口粮来喂它们。老爷,对生灵没有一点点怜惜,未免心肠也太狠了点儿。
阿尔巴贡 赶一趟集,又不是什么重活儿。
雅克师傅 老爷,不成,我狠不下这个心吆喝,它们那副可怜样子,我拿鞭子抽,要良心不安的。它们连自己都拖不动,您怎么好叫它们拖车?
法赖尔 老爷,我约街坊毕伽底人吆车好了,再说,我们也需要他预备晚饭。
雅克师傅 也好。它们宁可死在旁人手中,也别死在我手中。
法赖尔 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
雅克师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
阿尔巴贡 别吵!
雅克师傅 老爷,我就是看不惯那些马屁精。不管他干什么,哪怕是无时无刻不查对面包呀,我看呀,只不过是巴结、逢迎。想到这上头我就有气。听见人家议论您,我就难过。因为不管我怎么着,说到临了,我觉得自己对您是有感情的。除去我那些马,您就是我顶爱的人了。
阿尔巴贡 雅克,你能不能告诉我,人家议论我什么。
雅克师傅 老爷,说也没有什么,不过话讲在前头,您可不能恼我。
阿尔巴贡 我不恼你,决不会的。
雅克师傅 算了吧,我看十有八九,您要生气的。
阿尔巴贡 我不但不生气,反而爱听。我喜欢知道人家怎么议论我。
雅克师傅 老爷,您一定要听,我就干脆对您明说了吧,到处有人说您坏话。人家说您刻薄得就像大雨点子,四面八方全是。人家就喜欢挖苦您,无时无刻不拿您的吝啬当笑话讲。有人讲:您专为自己印了一些历书,四季的大斋和举行圣典之前吃斋的日子,加了一倍,好叫一家大小多断几回食。有人讲:赶上过节送礼或下人歇工的时候,您总有碴儿跟下人吵,找借口不给他们东西。又有人讲:街坊养的一只猫,有一回偷吃了您剩下的一块剩羊腿,您告了猫一状。还有人讲:有一天夜晚,有人发觉您到马棚偷喂马的荞麦,您的车夫,就是以前的那个车夫,黑地里不晓得揍了您多少棍子,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总之,您要我说给您听,随便走到一个地方,就会听见有人在糟蹋您。您成了人人的话柄,笑柄。人家不说您便罢,一说起您来,总是把您叫作吝啬鬼、钱串子、财迷和发高利贷的。
阿尔巴贡 (打他)你是一个傻瓜,一个混蛋,一个坏包、一个不要脸的东西。
雅克师傅 看!我不早就料到了吗?您就是信不过我嘛。我早对您说过了:我对您讲了真话,您要恼我的。
阿尔巴贡 学学该怎样讲话吧。
注:《吝啬鬼》,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五幕喜剧,又译《悭吝人》。主人公阿尔巴贡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尔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尔巴贡气得暴跳如雷。他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克莱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玛丽雅娜,保证找到丢失的钱。阿尔巴贡一口答应。原来钱是克莱昂特的仆人阿剑偷的,而不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这时法赖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了他与阿尔巴贡女儿艾莉丝的恋情。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
12下面对作品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部名剧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特有的聚财愿望,抨击了金钱万能的思想,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罪恶。
B.本剧语言幽默诙谐,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特别是雅克师傅这个形象的塑造,给作品增色不少。
C.剧本中的舞台提示,作为戏剧语言的一部分,简明、恰切,与人物的语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D.虽然是选段,但所涉及的人物已十分饱满,这源于作者对人物性格的精心设计。
E.阿尔巴贡听到雅克师傅向他要钱时说的话,表达了他对金钱的憎恶。
解析:A项,概括有误,《吝啬鬼》应该是以写实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质。D项,应是“源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精心设计”。与E项说的相反,阿尔巴贡是个极端自私贪财的“吝啬鬼”,他说的话恰好表现了他的吝啬。
答案:BC
13.剧本中人物的语言有“对白”和“旁白”,本文中“旁白”起什么作用?(不超过30字)(3分)
解析: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并假设不为同台其他人物听见的台词。内容主要是对对方的评价和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此处雅克师傅的旁白当然是人物心里的真心话,告诉观众阿尔巴贡一般是不会请人吃饭的。
答案: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突出阿尔巴贡平时很少请人吃饭的吝啬。
14.作品中,阿尔巴贡为什么会对“夫食以其为生也,非生以其为食也”这句话大加赞赏?请从雅克师傅后面的话里找出例子说明。(至少写三项)(4分)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吃东西为了活着,不是活着为了吃东西”,阿尔巴贡为自己的吝啬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雅克师傅后面的话,揭露了其吝啬的真面目。
答案:其一,专印历书,把吃斋的日子增加一倍,让一家大小少吃几顿饭。其二,猫吃了他吃剩的羊腿,他告了猫一状。其三,夜晚偷马料。
15.文中对白“法赖尔 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雅克师傅 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这两句话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4分)
法赖尔话的潜台词:?
雅克师傅话的潜台词:?
解析:潜台词按词典的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观众通过演员对台词的处理以及面部表情探索到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
答案:法赖尔话的潜台词:你这是装傻充愣,用夸张的语言哄弄阿尔巴贡。雅克师傅话的潜台词:你就会阿谀奉承讨阿尔巴贡的欢心。
五、语言表达(11分)
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比特币”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60字。(5分)
比特币(Bitcoin,简称BTC)是一种加密电子虚拟货币,目前几乎成了一种全球通用的电子货币,可以交易,可以购买商品,也可以兑换成美元等传统货币。但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传统货币不同的是,它不依靠国家货币机构发行,而是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计算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给“比特币”下定义,下定义属于逻辑方法,有严格的要求,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本题中种概念为“比特币”,“属概念”为“加密电子虚拟货币”。当然,本题关键是理解、筛选出比特币的本质特征。要注意信息的筛选和语序。
答案:比特币是一种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计算产生的,不依靠国家货币机构发行而几乎全球通用的加密电子虚拟货币。
17.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四位作家或文学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大致相同。(6分)
人物:陶渊明 徐志摩 巴金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仿写要追求“形似”和“神似”,前者要求句式、修辞一致,后者要求内容、主题、情感一致。示例扣住了苏东坡性格的核心——达观,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哲理解读。句式是“生命就是……,只有……才……”,这个不难模仿,难的是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格或其精神世界的核心对生命作出诠释。
答案:示例①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去,才会让梦长留。②巴金——生命就是一只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推委会给出的理由: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微表达,从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的。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写作提示综观提示语给出的两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关键词应该为“微”。“微”字既有“细小轻微”之意,也有“精神奥妙”之意。“微”在当今时代的映衬下,无疑可以让公众有更真实的体认和多面的理解。在这个“微”时代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被人们审视。这是一个关注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关注草根的时代,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被强调的时代,所以在微博、微信中,微声音、微诉求、微表达得到了重视;另外,在这个时代中,“微力量”“微公益”因其具有社会正能量,反映了时代民众对于真善美呼唤的心声,极易汇聚成社会洪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现了“微”与“大”的辩证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微公益”的社会背景是官方慈善公信力遭重创的时代,“微监督”是一种在官方监管不力、社会法制不健全的语境中的倡导,所以“微”的背后还有着社会的一种无奈。
例文:
微中有大爱,微中显大智
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微小的沙粒、微弱的花瓣中,可以透视世界,可以彻悟人情。
“微”即微细、微弱、卑微,正因为其“微”,所以常常被误认为“不足道”,从而被人忽视,遭人冷落。但人们忘了,“微”还是微妙、深微、精微,从微博中可以“见微知著”,在微信中可以“造微入妙”,借微公益可以“积微成著”。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仁爱的人懂得福生于微,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智慧的人懂得,祸患常积于忽微,只有防微才能杜渐,只有见微才能虑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微”中有大爱,微爱小善常常能拯救生命,甚至能拯救灵魂。“微”是黄包车夫放下生意救助倒地老女人的微小善举,它让鲁迅从这一件小事中,榨出了皮袍下人性中深藏着的“小”来;“微”是钱囊空空的屠格涅夫在面对老乞丐红肿而又肮脏的手时惶恐不安地说出的“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一句普通的话让世人读到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大爱;“微”还是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时的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首简短的诗让人看到了饥寒交迫中的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
大音稀声,大爱无言。雨果《悲惨世界》里从牢狱中刚走出来却备受歧视的冉阿让发誓要找不公正的社会算账,是红衣主教赠送的小小银烛台,拯救了冉阿让濒临堕落的灵魂,唤醒了冉阿让心灵深处向善的愿望,从此化名马德兰的冉阿让以一个市长的身份爱着他的市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爱着他的养女,以一个曾经被社会遗弃的人的身份爱着那个悲惨的世界。
传递善举,积微成著,从红衣主教,到冉阿让,到珂赛特。从最美老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到大灾中默默奔忙的志愿者,到青岛爱心群体“微尘”,到北京暴雨中152位喊着“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农民工……
“微”中更能显大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智慧的古人正是从微小的自然现象中悟出了生活智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在警醒后人:微小的力量不可轻忽。一叶可以知秋,一叶也可以障目,微小的细节常常可以决定成败。
经典的作品中更是不乏见微知著、微中显大智的哲学。北岛著名的诗歌《生活》,全诗仅一个字“网”,精练而又透辟,每一个个体都只是一个微小的网眼,一个一个的网眼构成了社会这张无形的大网。大智反若愚,大巧反若拙,大理反见微。半部《论语》能定天下,因为其中蕴含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智大理,言简意赅的语录体《吕氏春秋》被后人誉为微言大义的典范,因为其中深藏着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大智慧。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就能带动整片森林;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能遍及整个天空。你或者我,都可能只是一棵微不足道的树,一朵微乎其微的云,但平凡卑微的我,普通微小的你,都可以成为社会洪流中的一滴,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走向大爱大智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