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案
学 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课 型
唱歌
综合课
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
课 题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包组领导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审核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引领、点拨、拓升)
教材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农村家庭,从小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他们从意识上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对乐理、欣赏没有过多的概念,于是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出发,设计简单问题,让学生思考,根据课堂学生反应逐层适当延伸,使学生在感受体验陕北民歌体裁改变的新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同时,了解歌曲的曲式以及陕北民歌种类“信天游”,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轻松的走进课堂,愉快的度过课堂,有效的走出课堂,从而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从被动到主动,不断地聆听学习、积累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聆听由陕北民歌为题材改变的新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从中感受 “信天游”的独特魅力,了解陕北艺术文化底蕴;
2. 以聆听歌曲、感受作品、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音乐速度、情绪的变化,总结作品的曲式结构,感知歌曲的思想含义;
3.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歌曲的曲式结构,初步了解陕北民歌的种类及“信天游”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分析以陕北民歌为题材的创编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著名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歌曲视频《走西口》,看完之后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你们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师:信天游。音乐情绪是忧伤、哀愁的,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离别之情。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信天游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二、新课教学:
(一)视听全曲,感受思考:
1、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2、通过聆听歌曲,说说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二)复听全曲,说出歌曲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引子)+A乐段+B乐段+A乐段再现+(尾声)
(三)歌曲分析
1.听引子部分:
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这是一段嘹亮的、节奏自由的笛子独奏华彩,我们说它是悠长的、优美的引子,作者力图把陕北黄土高原的风光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2.聆听A乐段:
问题:1、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连绵、舒展。表达了陕北人民对红军亲人般的亲情。
一领众合。
2、师生合作唱A乐段,感受“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
3.聆听B乐段:
问题:
1、与A乐段相比,音乐的速度、情绪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一段欢快热烈的间奏后,引出领唱与合唱的B段,并以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形式呈现。热情欢快的情绪,铿锵活跃的节奏,描绘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欢欣鼓舞的情绪。
2、跟琴学唱
3、齐唱B乐段
4.聆听再现A乐段:
问题:
再现A乐段是哪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聆听尾声:
如何结尾的?
歌曲在高亢、昂扬的变化重复句“毛主席领导打江山”的歌声中结束,最后这句“毛主席领导打江山”突出了歌曲的思想主题。
(四)简介信天游
陕北民歌的种类以及“信天游”的特征介绍。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设计意图:先通过初听、复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初步印象。在进行引子和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尾声的分段聆听和分析。
设计意图:了解这首歌曲的体裁。
巩
固
练
习
(可提示详细出处或加附页)
演绎陕北民歌。
拓展: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简介歌曲体裁。
板
书
提
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C 2/2 2/3 2/4
演唱形式:领唱、合唱
这首歌曲的体裁:信天游
节奏自由、宽广、热情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