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封浜高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1 00: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封浜高中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19.4)
(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
…………


……
…………………………………


……
…………………………………

线……
………………………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应用(8分)
1.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由俭入奢易,_______ 。(司马光《训俭示康》)
(2)_______,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 _,___ _”两句表明历代所有的帝王,开头做得好确实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2分)( )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3. 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是(2分)( )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 ,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A. 嗨,您害人又害己啊! B. 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
C. 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 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阅读(5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7小题。(11分)
????????????????免于贫困的自由???张凤安
①王尔德说,对坏东西的唯一态度就是不用搭理。现在的问题是,当坏东西出现时,人们没有耐心辨别真伪。真相成为奢侈品,流言如病毒。
②正如特朗普的胜利,有人解读为这既是民主的胜利,也是自由的挫败。民主与自由曾经亲如孪生兄弟的关系由此产业了深深的裂痕,社交媒体让真相成为令人畏惧的事物,而谎言则更像艺术,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③青年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无法表达,只能被表达。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吃瓜群众”不再接受被代表、被表达的捉弄,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主张,就如潮水一样,来时气势磅薄,散时悄无声息。
④特朗普在竞选演讲时,信口开河的“谎言”晒在脸书(Facebook)上,美国的吃瓜群众都商量好似地为其错误辩解。当人们厌恶某种“正确”政治的时候,就给了谎言的艺术提供了土壤。
⑤过去一百多年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严谨和专业的、以推动现代文明共同价值观和共识的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如法国大革命中王冠,被打落在地无人拾掇。社交媒体驱动的真相和谎言如雾又如电,形成了舆论场的势能差。
⑥最新的例子是深圳市民罗尔,因为4岁的女儿罗一笑不幸患白血病,很有可能举家因此陷入困顿。于是罗先生的一篇《站住,罗一笑》,几乎在一夜之间赢得同情并获得200多万元人民币的打赏。
⑦跌破眼镜的是,更多的细节随后被披露,如罗尔拥有三套房,如孩子每天的治疗费用并没有文章中写的那样多,再如有营销机构在幕后推动等。一时“吃瓜群众”群情激愤。
⑧不能不说这个时代的伟大。一位父亲因为写了一篇爱女患病的感情炽烈、细节动人的文章,轻易就赢得了大家的转发和积极的小额资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如洪荒之力,又如种子之力,摧枯拉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⑨社交媒体时代的群众善良、热忱,但也一厢情愿、尖酸刻薄,带着深深的偏见,以及与生俱来的傲慢。
⑩中产阶层的价值观是我们这个时代思想的中坚力量。一位父亲为爱女写文章筹集未来可能用到的巨额治疗费用,并最大限度地维持一个中产家庭的尊严,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吃瓜群众”更爱看到的故事桥段是父亲砸窝卖铁、倾家荡产救助爱女,却不愿意接受一位有才情的父亲通过卖文获得人们微博的打赏,来缓解家庭危机呢?
?人们的同情心可敬可嘉,应该同情的是孩子的遭遇,因为无论多少钱都挽回不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如果同情心一定要建立在苦难的基础上,那就这样的同情心本身就是廉价、脆弱而卑微的。
?无论是支持“脱欧”的英国中产,支持特朗普的美国广大中西部的中产,还是像罗尔这样的中产,无论欧盟多么美好,全球化带来多少收益,“打赏”有多少,都无法让他们像二战后20年那样,处于加尔布雷斯说的“丰裕社会”,并拥有这个社会赋予的保障、繁荣、积极向上的安全感。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的剧烈变化、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公。科技让世界更加美好,但是时代变化太快,有的人赶上来了,有的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其《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充满忧虑地表示:“在抵达目的地的航程中,中途被抛弃的旅客比最终抵达的要多。”正如拉丁美洲一百年的“哭泣”——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那样,现代科技在带来富有的同时,如何避免人们心中的贫困?
?最新的消息是,经过腾讯公司、深圳市民政局和罗尔等三方的协商,原来“打赏”给罗尔和小一笑的260多万元人民币原路退回。一场同情心和舆论的反转,让事情回到悲情的原点。没有人在此事件中获益,人们期待看到绿洲,却最终选择了荒漠。
?塔勒布在其名著《黑天鹅》一书中说,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最核心的一条是风险意识及其抗风险的能力。现代社会抗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是保险。保险的基本原理就是大家筹钱,一旦谁家有难,就用保险金来救助,使得人们享有免于贫困和恐惧的自由。其实,大家对罗尔的“打赏”,不正是事后的一次保险行动吗?
?这就好比,比尔·盖茨的豪华汽车撞车了,他获得巨额保险赔偿,你不能因此指责说,盖茨你那么有钱,干吗还要花保民的钱?
?科技带来的富有,不应该让我们陷入内心的贫困。我们的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中产价值观:免于贫困和恐惧的自由。
【注释】吃瓜群众:网络用语,指围观不语的人群。
4.?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标题“免于贫困的自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消除贫困,才能拥有真自由。
??B、不要让自由成为不辨真伪的表达。
??C.非理性自由让人们内心陷入贫困。
??D.没有公平与安全的社会没有自由。
5.简析第⑤段画线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3分)
6.第⑨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 ?? (2分)
7、概括罗尔、罗一笑事件“荒漠”收场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小题(13分)

惊 蛰
①气候太冷,人会变得倦庸、懒散,思维僵化,以致一个冬季下来,懒于动笔,东西写得少,犹如昆虫蛰伏一般。猛一抬头,立春已过,雨水至矣,下一个节气便是惊蛰了。由此感叹,四时光景,二十四节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始终以自己的节奏迈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走来,从不停滞,从不失信,该过去的过去,该到来的到来。
②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我最喜欢惊蛰这个节气,与其说喜爱,不如是敬畏更多一些。
③经秋历冬,从秋风萧瑟到草枯叶落,再到天寒地冻白雪飘飘,万物从盛极到衰落及至冬眠,大地进入了一年中最为萧条的季节。
④节气,是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总结。节气的变化,写在农民的脸上,而印证则在农民的肩上、手上,因为他们每日所从事的农事,始终以节气为主线。倘若农民忙碌一年是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则节气便是小说中的二十四章节。冬至若为农民肩头的担子支点,它的一头挑着小雪、大雪,而另一头则担着小寒、大寒,同为“大小”两个节气,从季节寒冷程度上说,后一头的分量更重一些。小寒、大寒一过,接踵而来的便是立春、雨水,惊蛰……
⑤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古人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陶渊明更是用文学语言描述这一个节令:“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本纵横舒。”
⑥惊蛰昭示着万象复始,气象更新,大自然开始进入了一个充满灵动的时节。
⑦科普书上说: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到黄经345°时即为惊蛰。这句充满天文地理色彩的专业语言,是气象学的范畴。但气象的变化,又是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而大自然的变化又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⑧在古代,先辈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灼,梨花洁白,黄鹂鸟啼叫,苍鹰渐去而斑鸠替代。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升温,雨水渐多,很多地方进入了春耕。地气动了,地里过冬的虫卵要开始孵化了。
⑨惊蛰是一个划季节的极具生命意义的节令。
⑩我很庆幸自己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又工作在江南。因为,江南地区一年不但四季分明,而且春夏秋冬时间分配上也差不多。由此,一个季节分别对应了六个节气。江南地区四时温和,冷热,就像写在人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再明显不过了。而对江南地区的花草树木等植物来说,也是幸运的,春发夏茂秋收冬藏。冬天对植物来说,就是“藏”,即休养生息。江南植物生长,四时配置,不紧不慢,这种一岁一枯荣的生长规律恰到好处。不像热带的植物,不分季节,不分昼夜,拼命地长、长、长,一个字“累”。也不像北方的植物,生长季节太短,刚刚嫩叶爬满枝头,正要拼命长的时候,季节就拉长了脸,准备越冬了,你想怎么长也不允许,由不得自己的性子,而且冬季又特别的漫长。
⑾惊蛰时节的晴朗天,在江南田野上行走,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大地春意的萌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地表上,紫云英花已似繁星点点,小麦可闻拔节声,油菜花也争露金黄色,更有众多不知名的田间野花,也竞相绽放。地底下,昆虫经过一冬的长眠,渐渐复苏,睁开了惺忪的眼睛。大地母亲似乎在叫唤她:“真是懒虫。别睡了,起来啦,外面天气暖和了。”
⑿而乡间田头,农人开始备耕,修整农具,天晴时晾晒种子,准备各种土杂肥,给即将下地耕作的牛犊多吃精细饲料……
⒀此情此景,应了古人的一首田园诗,诗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8. 二十四节气,“一个季节分别对应了六个节气”,其中属于春季的,除了立春、雨水、惊蛰之外,还有春分、 和谷雨。(1分)
9.作者喜爱、敬畏惊蛰这个节气,理由是(1) ;(2) :(4分)
10.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11)段画线句。(3分)

11、文章以一首田园诗结尾,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小题(6分)。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
①畲(shē)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2.这首诗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 ? )(1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13.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由“对竹扉”引出所见之景。
B.颈联中“穿云翠”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草木葱郁。
C.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远近结合,动静交织,情景交融。
D.尾联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4.颔联中“老”字用得别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4分)
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②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③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⑤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最正确的一项。(2分)
①相如引车避匿( )(1分)
A.牵拉 B.带领 C.掉转 D.驾车
②蔺相如固止之( )(1分)
A.坚决 B.顽固 C.坚持 D.一定
17.给第②段画线句断句(在停顿处用“/”标出)。(1分)
我 为 赵 将 有 攻 城 野 战 之 大 功 而 蔺 相 如 徒 以 口 舌 为 劳 而 位 居 我 上。
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9.对蔺相如“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20.结合选文,分析廉颇的人物形象。(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8分)
老 农 夫 说
清·戴名世
①顷余读书山间,西邻有农夫,年老矣,犹治田事甚勤,暇则休乎树下而卧焉,余尝视之,朴且鄙,然其意有以自得者。
②一日,余谓之曰:“汝劳苦田间,手足胼胝①,顾不识亦有所乐于此乎?”曰:“否也,然吾平生亦不知所为忧戚。吾侪②小人,生僻壤,未尝见世事,忽忽以老,筋骨之劳与夫风雨暴露之苦无岁无之,吾岂有乐哉?然而聊且治生,无饥寒之患,平居鲜与往来,终其身未入城市,虽贫且贱,无求于世。纵横荆棘之中,出入麋鹿之侣,以此往往习而自安。”
③余闻之而叹曰:“至哉乐乎!何谓不得□?”老农又曰:“吾幼未学书,曾不识字,其何敢望君?而君若有慕于余者,何也?”余闻其语,愈益慕之,因书其说。
【注释】①胼胝: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②吾侪:我辈。
21. 第③段方框内应该填入的虚词是(1分)( )
A. 耶 B. 乎 C. 焉 D. 哉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
A. 余谓之曰(对……说) B. 无饥寒之患(担心)
C. 然其意有以自得者(意思) D. 平居鲜与往来(少)
23.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老农夫勤劳劳作,生活无忧,心境平和无争。
B. 老农夫对平凡的乡村生活有时感到无聊。
C. 老农夫质朴,对辛劳的生活习以为常。
D. 老农夫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引发了作者的感慨。
24. 第③段作者对老农夫的态度是先“叹”后“慕”,请用自己的话归纳“叹”和“慕”的具体内容。(2分)

作者借农夫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写作(40分)
26.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   
一一欧阳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8分
(每空1分,共4分)(1). 由奢入俭难 (2). 载舟覆舟 (3).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2分)B 3、(2分)D
二、52分
(一)11分
4.(3分)A
5.(3分)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社交媒体的驱动力比喻成“雾”和“电”(1分),形象地说明社交媒体导致真相与谎言在舆论场上反差过大,造成混淆是非,真相迷失,对现代文明的共同价值观破坏力大。(2分)(喻体1分,效果2分)
6.(2分)承上启下。总结前文诸种现象,既肯定吃瓜群众的善良等美德,也指出其非理性的偏见与傲慢,(1分),从而引起下文关于中产价值观的思考。(1分)(仅写承上启下、过渡不评分)
7.(3分)人们的同情心是建立在困难上,而不是同情其遭遇(1分);社会财富分配的巨大不公,导致人们对于富有者心怀芥蒂,而格外吝惜爱心(1分);我们的社会还普遍缺乏“免于贫困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的价值观。(1分)(每一点1分)
(二)13分
8、(1分)清明
9.(4分)(1)惊蛰昭示着万象复始,气象更新,大自然充满灵动的生机。(2分)
(2)惊蛰是一个划季节的极具生命意义的节令。(2分)(两点酌情评分)
10. (3分)修辞角度: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紫云英一朵挨着一朵、花开遍地的景象,用拟人,写出油菜花竞相绽放的情态;动静(视听)角度:既有静态的美感,又兼以动态之美,以小麦拔节之声显示春天万物萌发的勃勃生气;色彩角度:紫色云英花和金花色的油菜花,柔和温润又灿烂鲜艳。(角度1分;赏析2分)
11.(5分)(1)与前文呼应,写出了惊蛰节气大自然的美景、农人备耕的景象。(2)表达了作者悠闲的心境和对惊蛰节气的喜爱之情。(3)增添了文学色彩,富有韵味。(答对1点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三)6分
12.(1分)C? 13.(2分)D
14.(3分)首先“老”字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树色的晦暗、苍老。其次暗示作者的年老、衰老。一个“老”字,情景交融,既写景又传情,景凄凉人孤寂、哀伤。
(一点1分,共3分)
(四)14分
(2分)①谁,哪一个 ②以……为先
16.(2分)① C ② A
17.(1分)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共三处,错、漏一处不评分)
18.(4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闻之”的“之”、“因”、“负荆”、“谢罪”、省略句等酌情评分)
19.(2分)B
20.(3分)
方法(1分):人物对话、矛盾冲突、对比烘托,等等
形象(2分):忠君爱国、坦率真诚、知错就改、自高自大、心胸狭小(例句分析、语言酌情评分)
(五)8分
21.(1分) A 22.(1分) C 23.(2分) B
24.(2分) 作者先是感慨老农夫辛勤劳作,返璞归真的生活状况,后来则感慨于老农夫心境平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叹”、“慕”各1分,酌情评分)
25.(2分) 表达了作者羡慕归隐,向往返璞归真、无欲无求境界的思想感情。(“归隐”、“返璞归真”、“无欲无求”一点1分,共两分)
26、(40分)(按照高考评分标准)



(
9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