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B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637.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苏教版 | ||
科目 | 生物学 | ||
更新时间 | 2019-04-21 10:36:15 |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中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亲代群体中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且显性与隐性比例不同,后代的H基因频率介于0~1之间,A项正确。p=b时,Hh所占比例是1/2,即HH和hh占1/2,所以亲代基因型可能是Hh,B项正确。p=a时,hh=Hh,即a2=2a(1-a),可知a=2/3,即H基因频率为1/3,h基因频率为2/3,F1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1/9,C项正确。p=c时HH=Hh,c2=2c(1-c),可知c=2/3,即H的基因频率为2/3,h的基因频率为1/3。F1中HH=4/9,Hh=4/9,hh=1/9,F1自交后代中纯合体占7/9,D项错误。
答案:D
10.(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个个体只含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项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项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D项正确。
答案:A
11.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解析:四个物种是由共同的祖先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经过自然选择,最终产生生殖隔离形成的;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自然选择;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从DNA相似度上看差别是1.1%,与非洲猴的差别是2.24%,所以亲缘关系远近不同;人类与黑猩猩DNA相似度差别是0.99%,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答案:C
12.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解析: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性较强的个体,起到选择作用,A项正确;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被感染的兔很快死亡,病毒失去宿主,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正确;因为强毒性病毒会导致兔很快死亡,而兔感染中毒性病毒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自然选择所致,在此过程中兔抗病毒的能力也会增强,C项错误;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图2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3。
图1
“↑”或“↓”示酶切位点;kb:千碱基对
图2
图3
(1)Ⅱ-2的基因型是 。?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
(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
①? ;?
②? 。?
(4)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理由是 ?? 。?
(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 ,并切割DNA双链。?
(6)根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 。?
解析:(1)根据图1可知Ⅰ-1、Ⅰ-2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Ⅱ-2的基因型为AA或Aa。(2)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则A基因的频率为1-q,正常男性为杂合子Aa的概率为2q·(1-q)/(1-q2),Ⅱ-2与该男子婚配,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2q·(1-q)/(1-q2)]×1/4=1/3×q·(1-q)/(1-q2)=q/3(1+q)。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与之婚配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Aa,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3)由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所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A、a基因的频率不同,且基因突变频率也不同,因此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就会存在明显差异。(4)若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AaBb和AABB个体婚配会有四种不同基因型的后代,而调查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和AABb两种,所以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位点进行切割。(6)由图3可知,在1.2kb电泳带处,Ⅱ-1(aa)无显示,而在1.4kb处有显示,而Ⅰ-1(Aa)和I-2(Aa)在1.4kb和1.2kb处均有显示;结合图2可知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酶切位点①与②之间。
答案:(1)AA或Aa
(2)q/3(1+q) 3/4
(3)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4)同源 基因型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5)特定核苷酸序列
(6)酶切位点①与②之间
14.导学号75604072(14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 多样性。?
(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 。?
解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种群内部生物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就是基因多样性,基因的差异或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2)据图分析,②③是由最近的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②与③。(3)种群分布区域扩大了,这样⑥与⑦的生活环境就可能不同,逐渐形成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1)基因 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②与③
(3)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15.(12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解析:本题通过生物变异和孟德尔分离定律考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于基因型只有Aa的果蝇种群而言,A基因频率和a基因频率相等,即A=a=0.5。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0.52,Aa的基因型频率=2×0.5×0.5,aa的基因型频率=0.52,其数量比为1∶2∶1。A基因频率和a基因频率不变,均为0.5。(2)由(1)的计算可知,理论上第一代果蝇AA∶Aa∶aa=1∶2∶1,若AA∶Aa∶aa=0∶2∶1,则是A基因纯合致死所致。第一代再自由交配(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3、2/3),第二代中AA∶Aa∶aa=0∶2×1/3×2/3∶(2/3)2,即Aa∶aa=1∶1。
答案:(1)1∶1 1∶2∶1 0.5
(2)A基因纯合致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