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1 12:0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雕版印刷术
( 1 )发明: 隋唐 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北宋发明家。1. 发明: 毕昇(北宋)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制作活字排 版活字印刷步骤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的记载两个“变”字:
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优点:省时、省力、省料、错字易更改,
提高效率。请结合材料概括活字印刷的优点?2.改进与发展北宋泥活字木制
活字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
铜制活字元 代3.传播历史与现在的对接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获2001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纪念这位专家当代毕昇——王选
阅读下列材料: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想一想: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记笔记)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最早的指南仪器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磁勺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地盘中心圆内,在静止时,勺尾指向南方。体积大,不易携带。天然磁石磁性较弱,怕震动、怕高温。
司南北宋时制成指南针(人造磁铁制成),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罗盘针又称罗盘,是把指南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使用时不受晃动限制,便于携带。由于指南针是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后制成,磁性大,更精确。北宋时期广泛应用。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航海的眼睛”。军用指北针指南针传播和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①发明: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燃烧的药剂。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你知道火药的原料么?唐朝2、火药②发展及应用:a.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__________。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b. __________,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军事领域宋元时期我国自行火炮火药在今天的运用对比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传播2、火药③传播及影响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面貌,由此又引发无数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相对统一;
2)宋元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4)继承了隋唐时期的文化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二、发达的中外交通1.读教材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宋代海外贸易航线示意图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有哪些?①宋朝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2.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1)陆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2.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2)海陆: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元朝交通
示意图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传入外传影响宋元 科技与交通1.科技①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
②指南针:北宋发明—用于航海事业
③火药: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2.交通①海陆交通陆路:陆上丝绸之路——驿站②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知识提纲海路宋代——多条航线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