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之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一二三四歌》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态度,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
(2)通过欣赏,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对比、演唱、实践与创造等方法感受歌曲特点,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从整体上掌握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学习进行曲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到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2)掌握轮唱的演唱形式以及音乐中的速度术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轮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体会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难点:掌握一定的乐曲分析能力,加强对各种音乐体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心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啊?(军人、老师等)军人在你们的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哪位同学能够试着模仿军人训练时的口号啊?引出课程。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一二三四歌》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氛围。(乐观、积极向上、饱满有力)
2.复听乐曲,思考:歌曲的演唱有什么样的特点?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3.认识曲作家臧云飞,了解他的一些主要作品
臧云飞,著名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编曲配器大师,北京军区臧云飞政治部战友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等。
4.学唱歌曲
(1)轮唱部分的教学。
①听范唱,学生小声跟着哼唱
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情感。
③打节奏,强化附点八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④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呼吸练习以及发声练习。重要掌握呼吸的基本要求,体会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⑤学生试着对歌曲进行视唱,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⑥老师进行教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时的情感表现。
⑦反复跟琴练唱,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轮唱”并体会掌握“轮唱”这一演唱形式。
(2)齐唱部分的教学
①听范唱旋律,小声跟着哼唱。
②注意这部分音乐的节奏型,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掌握前八后十六以及附点节奏的特点。
③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演唱,注意这部分歌曲的吐字,要求清晰准确。
④分组练习,注意把握歌曲的情绪,演唱时尽量活泼、带有朝气。控制好歌曲演唱的力度。
(3)领唱与合唱部分的教学
①聆听范唱,讨论这部分歌曲在演唱中需要注意什么?
②老师分句教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气势。避免喊唱,注意演唱的方法。
5.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每一部分歌曲的艺术表现。
6.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自由编创。如朗诵、歌唱、舞蹈、诗歌、打击乐等等。
7.分组进行比赛,表演唱《一二三四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初次聆听,思考: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以及作曲家郑律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郑律成(1914.8.13——1976.12.7),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代表性作品:《延安颂》《延水谣》《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兴安岭组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等。
3.再次聆听,并思考:
(1)乐曲中运用了什么乐器?(或乐器组)(乐曲中运用了小号、圆号、小军鼓等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什么要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2)请问你觉得乐曲分成几个部分?音乐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并请模唱出来。
4.重点聆听视唱第一乐段
提问:这一乐段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节奏型?(切分节奏)在歌曲中运用这种节奏型有什么样的作用?(原曲中的切分节奏使得音乐更有积极性、有向上的动力。表现出人民子弟兵坚毅豪迈、无坚不摧的英雄形象。)
5.自由分组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
6.完整聆听,说一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属于哪一种音乐体裁?(进行曲)进行曲这一类型的音乐体裁具有什么特点?(节奏方面:进行曲音乐中常用附点节奏或切分节奏来加强弹性,形成推进感。旋律方面: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演奏乐器方面——以铜管乐、打击乐为主。)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技能,了解了进行曲的音乐体裁。不仅如此,我们在学习中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团结拼搏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来做一名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