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1 16: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年级历史下册
一、忆往昔 同根源
小时候,高秉涵从妈妈那里知道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你能用所学的历史印证这一观点吗?
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的形成: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
(2)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有何不同?
蒋介石宣布败退台湾
vs
港澳回归
香港、澳门是殖民地遗留问题,是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历史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内政。
二、隔海望 思故乡
1949年,13岁的高秉涵随败退的国民党来到台湾。
1949年5月,台湾实行《台湾省戒严令》。禁止台湾人民与大陆通邮、通商、通航,后又坚持“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对台方针政策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领导人
时间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
武力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自主学习
三、融坚冰 手足情




1979年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2005年
海 峡 两 岸 关 系 的 推 进
大陆
台湾
1993年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的历史脉络
四、交往密 促统一
自1991年起,高秉涵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将百余名老兵的骨灰带回家乡安葬,完成了他们“回家”的遗愿

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
人员交往
经济合作
捷安特
华硕电脑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李登辉:鼓吹“两个中国”“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把台湾问题当做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
材料一:
台独分子和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思考:祖国统一道路上有哪些阻碍?
材料二:
材料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
(2017年10月18日)


讨论探究:结合所学,你认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提示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综合国力、对台方针、两岸交往、可鉴经验等方面分析)
(1)中国是一个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反对分裂、追求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与威望不断提高,增强了人民对祖国的向心力。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正确性。
(4)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凝聚力,两岸的交流蓬勃发展。
(5)港澳的顺利回归与持续稳定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


如今,我已垂垂老矣,唯恐在有生之年,犹如南宋诗人陆游一样感受到“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所以我要及时的表达我的心声。
——高秉涵

课堂小结
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成立两会
海基会、海协会
历史性进展
启动“三通”
打破隔绝
台湾调整
“三不”政策
达成共识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的交往
材料一: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会充分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四: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 ——江泽民


三、融坚冰 手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