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积累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6个成语。
4、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的貌不惊人和笨拙。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小毛虫的图片。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96页上面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幅插图上画了些什么?
学生观察这幅插图,找一找这幅图上的昆虫。
几只蚂蚁正在搬运粮食,一只蜜蜂正在采蜜,一只七星瓢虫正在树枝上爬着,还有一只肥嘟嘟的小青虫趴在一片树叶上。
教师引导:今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只胖胖的小青虫身上。
揭示课题:22、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过程。
1.引导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 出示课文的生词,学生认读。
昆虫 可怜 挪动 仿佛 尽管 任何 抽丝纺织
编织 竭力 规律 等待 挣脱 愉快 绒毛
3. 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关键词。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毛虫——茧——蝴蝶。
5、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 )的小毛虫
6. 再看看课文的三幅插图,你发现这三幅对应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帮助学生梳理:
第一幅对应1-2自然段;
第二幅图对应3-6自然段;
第三幅图对应7自然段。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2.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笨拙可怜?
3、相机出示句子一: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1)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2)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A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B 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全校学生都去参加早锻炼,又是踢毽子,又是,跑的跑,……
C 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3)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4)出示小练习。
一条小毛虫( )在一片叶子上,用( )的目光( )着周围的一切:( )的昆虫又是( ),又是( ),跑的跑,飞的飞……到处( )。只有它,这个( )的小毛虫,既不会( ),也不会( ),更不会( )。
A 指名口头填空
B 同桌交流
C 你能背下来吗
试背这一节。
4、出示句子二: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5、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书写生字
出示本节课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整 抽 纺 织 编 怎 布 消
1.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自己觉得难写的。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并仿写。
5、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相机评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书写生字,并组词。
22、小毛虫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借助课后提示语,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角色形象的定写法,引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内心独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后第2题的提示。
预习要求:
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小毛虫》这篇课文的生字,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这篇课文的生字及词语,进一步巩固课文生字和词语的学习。
指生朗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6个词语,并且引导学生积累。指生朗读课文1、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2、小毛虫
二、朗读感悟第3、4小节。
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它又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自由读读3、4小节,并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1、出示第三,四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悲观失望,不羡慕
从这里看出小毛虫怎么样?它对自己充满( )。(信心、勇气、希望)
2、理解“如此”(“如此”具体指什么?)(对,尽管这样,它不悲观失望,因为它懂得一个道理?什么道理?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毛虫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吐丝、结茧”。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理解“尽心竭力”
出示“尽心竭力”
“竭”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给它换个词:竭尽全力 尽心尽力
出示句子:请大家再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师生合作读3、4小节。
讨论:小毛虫在茧屋中要住上几天或十几天,这段时间它不吃不喝,它会想到什么? 以后会怎样?
3、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播放小毛虫成长视频,教师相机介绍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幼虫成熟后要变成蛹,幼虫一般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为自己编织茧屋。
三、学习第5、6小节
1、过渡:小毛虫的努力没有白费,你们看,时辰到啦!小毛虫变啦!(请大家看一看蝴蝶破茧而出时的画面。认真看。)
学生看视频。
2、出示第六节,指名读一读,思考:此时的小毛虫还是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吗?它现在还是那样笨拙吗?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灵巧
A 谁能给灵巧找个近义词?(机灵、灵活) 反义词是什么?
B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很灵巧?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C 这一节有几个词语很难理解,我们可以用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方法来解决。大家来试试。
时辰( )( ) 雾蔼( )( )
3、出示小练习:
时辰到了,它( )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 )的小毛虫。它( )地从茧子里( )出来,( )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 )的翅膀,上面布满( )的花纹。它愉快地( )了一下双翅,如( )一般,从叶子上( )。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 )之中。
4、小毛虫清醒过来,它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蝴蝶,太高兴呀!让我们帮它来表达这份喜悦。来一起齐读。(配乐齐读)
小蝴蝶高兴了,你们也高兴,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想一想,小蝴蝶为什么高兴呢,快快告诉大家?
我高兴,是因为——我不再是笨拙的小毛虫。
我高兴,是因为——我会自由地飞了。
我高兴,是因为——我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蝴蝶。
5、对比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惊奇、愉快”体会小毛虫的快乐的心情,对比原来“可怜、笨拙”地状态进行体会,想象画面,对比朗读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四、齐读课文,总结感悟。
1、原来那条笨拙的小毛虫我们都不太喜欢,但是因为它不悲观失望,认真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最后变得那么轻盈、漂亮,现在你是不是喜欢小毛虫了呢?
2、齐读全文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这一环节不必强求学生说到“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如“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要悲观”、“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看不起外貌不起眼的东西”,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将来会十分美好,让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教师总结时稍作提炼即可。)
五、复述故事。
1、出示课本98页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讲述故事。
2、小组合作,一名学生讲,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评价,然后推荐一两名同学到全班讲一讲。
3、全班进行讲故事比赛,评选出“最佳讲故事选手”。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小毛虫从结茧到变成蝴蝶的过程。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