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运算律》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运用这些定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小故事:朝三暮四从前,宋国有一个老人,他在家中养了许多猴子。老人每天都会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早晚各四颗。后来,猴子越来越多,老人也越来越穷,所以他想每天只给猴子七颗栗子,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粟子,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行不行?” 猴子们想了一想,晚上怎么少了一颗呢?于是大叫起来,非常不愿意。老人一看,连忙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同意了。 1、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4、参加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45(人)17+28=45(人)1、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像这样的等式你还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仔细观察比较这两组算式,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在○填上>、<或=。====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b+a验算: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加法。1、65+25 ○25+65
考一考(二)在○填上>、<或=。2、74+26 ○ 74-263、85-15 ○ 85+154、21+19 ○ 19+21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23=68(人) 28+(17+23)=68(人)解法一 (28+17)+23
=45+23
=68(人) 28+(17+23)
=28+40
=68(人)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 (28+17)+23=28+(17+23)想:所有像这样的等式都成立吗? 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30+10)+50 ○ 30+(10+50)(27+23)+47 ○27+(23+47)==观察这些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c=a+(b+c)火眼金睛: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80+0=0+80
47+(30+8)=(47+30) +8
(26+△)+□ =26+(△+□)
75+(48+25)=(75+25)+48
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说一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____ +147) (23+47)+56=23+( ____ + ____) 654+(97+a)=(654+____)+____练一练258475697a115 + 132 + 118 + 85= 115 + 85 + 132 + 118= (115 + 85) + (132 + 118)= 200 + 250= 450加法____律加法____律交换结合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思考:加法交换律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加法结合律是三个加数不变换位置,但运算的顺序改变了。 不同点: 相同点:和不变。勇夺第一:
比一比:选择容易算的,算出结果。38+76+24 38+(76+24)45+(88+12)(45+88)+12猜猜看: 我们班有58位学生,那么老师就是班级中59号,老师想和班级中的1、11、21、31、41、51号交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和他们交朋友? (凑整,简便)
你想和班级中哪几号同学交朋友?数学故事:1+2+3+4+5+6+7+8+9+10=(1+9)+(2+8)+(3+7)+(4+6)+10+5=5×10+5
=55=1+9+2+8+3+7+4+6+10+5 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l+2+3+4+5+…+99+100=5050(1)、□可能是几?
(64+□)+27 = 64+(□+27)(2)、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横
线上应怎么填?
18+45+82+55= __________________(18+82)+(45+55)=100+100=200
⑴72+16 A. (75+25)+48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⑵ 45+(88+12) B.16+72⑶ 75+(48+25) C.(45+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