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学习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复习导入 加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探究新知一 :乘法交换律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从这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5×3=15(人)3×5=15(人)你发现了什么? 5×3=3×5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18×7 7×18
124×35 35×124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乘数,而且两个乘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乘数的乘积相等。==你能仿照加法交换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两个乘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a × b = b × a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乘数,则可以写成:a×b=b×a
探究新知二:乘法结合律华风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怎样计算 ?
算法一:
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3×5)×6
=115×6
=690(人)
算法二:
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23×30
=690(人)
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3×5)×6= 23×(5×6)(23×5)×6= 23×(5×6)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5×4) ×6=5× (4×6)
(36×84) ×12=36× (84×12)
(158×68) ×25=158× (68×25)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结合律呢?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 ★) × ●=▲ ×(★ × ●)(a×b)×c=a×(b×c)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因数,
则可以写成:(a×b) ×c=a× (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巩固练习1、填空:
(1)交换两个( )的位置,( )。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2)先乘( )两个数,或者先乘( )两个数( )。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3)4×25=25 ×4,用字母表示为:
(4)(25 ×5) ×2=25 ×(5 ×2),用字母表示为:
乘数积不变前后a×b=b×a(a×b)×c=a×(b×c)积不变2、用乘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4×145=___×___
109×31= ___×___
44×98=___×___
132×27=___×___14564311099844271323、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23×15×25×37×2=23×(15×2)=23×30=690=37×5×2=37×(5×2)=37×10=370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1)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a×b) ×c=a× (b×c)
作业:课本65页练习十第2题、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