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一.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收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背景一、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
人物: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南京) 假设你是朱元璋,来自社会底层,又历经磨难 ,你打算如何治国家?(这江山好似刚刚到手的滚烫的地瓜)
朱元璋肯定也是搔断了很多头发。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1.政治方面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巩固统治 2.改革官制:1)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2)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明朝唐朝秦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军事:设五军都督府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布
政
司按
察
司都
司民政财政司法军政 朝廷皇帝兵部五军都督 府调兵、军官选任军籍、军政以下关系中,你能看出朱元璋改革的特点吗?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相关史事锦衣腰牌锦衣卫印东
厂
腰
牌监察:设厂卫特务机构请结合钱宰玩牌的故事,你对明朝厂卫特务机构有何认识?明太祖:明成祖:3)厂卫制度监视官民目的:①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机构:②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1.范围“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朱熹,南宋儒家代表人物。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政策:提倡尊孔崇儒2.命题: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3.答题标准: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题格式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末学者)顾炎武禁锢思想,摧残人才。“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 八股取士对我国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明朝的经济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花生西红柿辣椒四、经济的发展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概况)
1.农业的发展表现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玉米 甘薯 马铃薯四、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丝织品山茶禽鸟图
景德镇青花瓷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皇
都
积
胜
图》3.商业:基础巩固
A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D 3.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4.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