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五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2.下列不带电的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3.在下列现象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A.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
B.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
C.洗衣粉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在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
D.室内扫地时,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
4.将人们首先带入原子微观世界的发现是( )
A.质子的发现 B.电子的发现 C.中子的发现 D.夸克的发现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嗅气味鉴别物质
6.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C.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7.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以下几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不符合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是( )
A.气体扩散现象实验 B.铅块未被重物拉开
C.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气体难以再压缩 D.卫星围绕地球转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块橡皮泥用力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核转动
D.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9.下列排列顺序由大到小的是( )
A.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B.中子、原子、原子核、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高山 D.太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月球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随后原子的各种微观模型才被提出
B.铅块和金块紧压多年后交接处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PM2.5污染物主要是燃料燃烧的产物,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其中恒星是指位置绝对不动的星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1.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g,大约含有 个水分子(不考虑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 10-29m3),这说明了物质是由 组成的.
12.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_____ 是可分的,原子是由______ 和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由_____ 和______组成.
13.太阳是_____ 系的一颗_______星,地球是______的一颗______星,月球是_____的一颗_____星。
14.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15.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 “破镜重圆”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我们可以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后黏在一起,但是两块破镜却做不到,这是因为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较______________,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16.年月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交通法规成为年年末人民关注的热点,闯红灯记分,酒驾记分等新规定,堪称史上最严厉.交警在检查酒驾时,只要闻到司机驾驶的车内有酒精气味,就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一种________现象,它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夏天车内酒精气味更加浓烈,这说明扩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17.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漂亮的板书,用放大镜观察时发现,粉笔的痕迹是由很多的小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_,密度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8.回顾我们观察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如图乙所示,在量筒里盛适量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了。这两个实验演示的是________现象,这类现象表明______。
(2)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并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玻璃板未离开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原因是_____。
19.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0℃的温水,他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
(a) (b)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_;
(2)如图(b)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半酒精和一半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0.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若将1cm3的水分子平均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多少个水分子?以上数据说明分子有何特点?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几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再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发现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盛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原因是____。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下图所示,根据粒子和宇宙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甲杯中盛的是5℃的冷水,乙杯中盛的是80℃的热水,甲、乙两杯中水的质量相等.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温度越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2)如图(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
(3)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cm3 . 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是小华模拟宇宙膨胀的实验,气球上的小圆点可以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________.在实际的观察中,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谱线“线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我们.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B;2.C;3.C;4.B;5C;.6.D;7.D;8.D ;9.C;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1. 20;2×1024;大量分子(注:若填“分子”,本空不得分)。
12. 原子;原子核 ;电子 ; 质子 ; 中子。
13. 银河 ;恒 ; 太阳系; 行 ; 地球 ; 卫。
14. 小于 ;间隙。
15. 分子在不断运动 ; 引力 ; 大(或远)。
16. 扩散 ; 做无规则运动 ; 温度。
17. 不是 ; 不变 ; 变小。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8.(1)扩散 ;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2)增大 ; 玻璃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
19.(1)乙 ; (2)分子间存在引力 ; (3)分子间存在间隔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0.解:(1)1cm3的水质量为:
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
(2)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的分子数为:;
(3)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可以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数目很多;
通过第一问计算可知,分子的质量很小;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1.(1)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控制变量法 ;
(3)不能 ;玻璃棒的搅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水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4)温度越高,花香分子运动越快。
22.(1)高 ; (2)分子间用引力 ;(3)小于; 分子间有空隙 ;
(4)增大; 远离 ;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