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2 08: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主题
01
草根逆袭
成功上位

朱元璋(明太祖)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请读教材P66,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明朝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
○ 学历:无文凭
○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主要经历:
1328—1352年 :放牛,做和尚,
讨饭、撞钟
1352—1368年 :造反
1368—1398年 :做皇帝
草 根
为什么能做皇帝? P66“相关史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刘邦
明太祖
草根逆袭,屌丝成功

在明朝当皇帝、当官员幸福吗?
皇帝担心
官员忧心
皇权永固


性命前程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朱元璋的烦恼

明朝疆域图
元末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要性,并着手进行改革。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
2、怎么做?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1.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分散兵权,设五军都督府。
1.废行省
2.设三司;
3.分封诸子为王。
地方:
中央:
皇帝:
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内阁:

中央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直接向皇帝负责)
(掌管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



皇帝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秦始皇
宋太祖
明太祖

群相

废相


独相


秦代到明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相权被削弱,君主权力加强

1.科举制始创于何时?是如何
完善的?


2.到明朝时又有什么变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始创于隋朝,经唐朝发展,在宋朝鼎盛。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 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朱熹《四书集注》)
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后四部分有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1.培养皇帝忠实奴仆,禁锢了思想文化,扼杀了人才。
2.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八股取士的影响:
3.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时期 45(件) 28 62﹪
隋唐时期 45(件) 32 71 ﹪
宋元时期 67(件) 38 57 ﹪
明清时期 472(件) 19 4 ﹪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材料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事件?此事件是哪一位皇帝所为?

(2)“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什么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
读材料,回答问题:
焚书坑儒 /秦始皇
八股取士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顺从者
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使许多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
废丞相和
中书省
废行省
设三司
厂卫特
务机构



政治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中央
地方
特务
锦衣卫东厂
按察司 (民政)
按察司 (刑狱)
都司 (军事)
明朝强化皇权
五军都督府

大都督府
中、左、右、前、后
八股取士
四书五经
军事
思想
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花 生
甘薯
向日葵
马铃薯
玉米
四、经济的发展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乔家大院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强化皇权
经济发展
改革官制
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内阁:
八股取士:危害
农业:明朝时美洲传入: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向日葵
手工业
商业


科举变化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分都督
1368年,朱元璋,应天(南京)
讨论: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何利弊得失?
利: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统一。

弊:使政治制度走向专制、僵化、甚至荒唐;使君主专制弊端更加明显;
扼杀政府官员的创造力、主动性;厂卫特务机构造成社会恐怖;
总之,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
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4.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D
C
D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