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回答问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老人”指的是谁?
2、“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
《春天的故事》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第9课
概括总结出中国进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1)顺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2)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闭关国衰,开放国兴;
(3)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资金、技术等);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0年)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经济特区 在哪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
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1979年的深圳
建立
深
圳
的
变
迁
声
相
学生甲:你听过深圳吗?
学生乙:那谁不知道啊?!深圳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大都市,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做手势)(抒情的)这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激情的城市,这是一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这是一个……(被学生甲打断)
学生甲:打住打住!别抒情了!你知道吗?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地方,间流传着“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háo);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的民谣。
学生乙:沙井蚝是什么东西?
学生甲:什么东西?这是说当时的深圳渔民靠仅有的养蚝业为生,生活艰难着呢!
学生乙:生蚝挺好吃的呀!
学生甲:好吃你也不能天天吃、顿顿吃啊!再说周边就这么点人,卖给谁去呀!
学生乙:哦!明白了!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不一样!那“十室九空人离去”是怎么回事?
学生甲: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可谓穷得叮当响。深圳毗邻香港,那儿多富啊!所以深圳的许多人为了生计,偷偷到香港去打工。
学生乙:哦!懂了!当时那会儿比较穷!
学生甲:就是啊!当时,深圳没有大学,没有自己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仅有的文化设施是一个新华书店和一家剧院。
学生乙:现在怎么这么富呢,要啥有啥呢?
学生甲:哈哈哈!你猜!大家都知道!
……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步入“小康”水平。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25年,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深圳地位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
济
特
区
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一九八四年邓小平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0年)
2. 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设立经济特区意义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年)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沿海形成了什么特点?
大秦烟波广青天
南北江海温福连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环渤海地区
海南岛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邓小平
上海浦东开发区
上
海
浦
东
开
发
区
上
海
浦
东
开
发
区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 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沿江省会城市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龙永图
中国为何要“入世”?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意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①它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区别
当今中国 旧中国
背景不同 是在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实行的主动开放 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后被迫开放
性质不同 是党和政府为推动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产物
内容不同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结果不同 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课堂小结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海南岛
经济特区的建立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2001年12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
习近平同志指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亚投行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