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民族》合作探究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变化。
2.我国人口增多的影响和我国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4.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形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和人口的增长变化。
2.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世同堂,摔跤,这些不同的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人口和民族,我们可以了解人口的变化和各民族的特点。
(四世同堂)(摔跤)
讲授新课
1、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增长的变化: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生动写照。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多3367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人口的7%,或60岁以上老人占10%,表明该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按此标准,中国在1999年就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 43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的老人为96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87%。
(我国人口密度图)
2、我国人口增多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多,出现了许多问题,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如下:
①人均资源少
②交通拥挤
③环境质量差
④阻碍经济发展
人口众多制约着中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也使中国各种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也难以更快地发展,最终又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某招聘会现场)
(住房紧张)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中国的56个民族
①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②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③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④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民族的分布:
①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②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③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苗族的斗马节等。
我国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特有活动“跳板”;傣族的孔雀舞。
(我国的民族分布)
(集体舞)
(泼水节)
(长鼓舞)
(火把节)
五、板书设计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生动写照。
2.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①人均资源少;②交通拥挤;③环境质量差;④阻碍经济发展。
3.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四世同堂和摔跤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