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推荐】地理粤教版八上:4.2工业 合作探究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推荐】地理粤教版八上:4.2工业 合作探究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23 08: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工业》合作探究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四大工业区的特点,优势,问题和措施。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我们所熟知的钢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来引出对工业的学习,使我们掌握工业的布局等知识。

(钢铁工业) (食品工业)
讲授新课
1.工业的概念
工业是采掘自然资源、对工业品原料和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品的产业。
2.工业分类

(1)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东密西疏),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而在辽阔的内地,现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中部地区和东北腹地,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地方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5、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及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6、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现在,这里已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发达、工业门类较多、产品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玩具、手表、自行车、多种日用小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电子工业的产值占全国20%,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7、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京津唐工业基地,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有以下优势: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8.影响工业的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农业的分布,决定人口的分布,良好的气候因素必然使该地区拥有众多的人口,必然使使该地区出现各种工业成为可能。
地形因素:地形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山地人口相对较少,而大平原人口则相对较多。人口的多少也会决定部分工业的分布。
海陆因素:河流因素会决定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分布。例如:沿海、长江流域就有许多发达的城市,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地区发达的海水运交通。
政治因素:人为的改变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将会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影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政治中心也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配套第三产业和轻工业、部分重工业。
战争因素:例如:苏联为了防止二战的悲剧重演,将许多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都分布在西伯利亚,我国的国防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陕西等西部地区。
矿业因素:一个地区如果有丰富的矿藏,必然会有大量的采矿人员,以及配套的第三产业.在一个大型的矿产的周围往往会形成城市,如海南的石碌、四川的攀枝花。
9.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我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产业门类不断涌现,其表现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具有活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不但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0.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富余劳动力的廉价性和市场的开放自由吸引了大批投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代表。
现在中国正在转型,要大力自主创新.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前景:
沿海地区将进行产业升级,着力做大做强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行业。朝三次现代化方向努力。
中西部地区主要承担产业转移,进行二次现代化普及,提高工业化水平。同时也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
11.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四大工程是指: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
1、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
2、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冀地区。
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4、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五、板书设计
1、工业的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2、工业的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多,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少,形成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和沿铁路线分布的趋势。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某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矿产、能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价格、国防安全等因素。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名师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工业的分布特点开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了解工业的分布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