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市场的各维护的质量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一切 。指 “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守恒,如体积等。
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1.五个不变:(1)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1)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计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自我演练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烧杯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中出现水珠,说明该气体中
一定含有 (填元素符号),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
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
体中一定含有 (填元素符号)。
2.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H2↑+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
A.2Cl B.HCl C.Cl2 D.Cl2O
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
4.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 a和c是反应物 B. d一定是催化剂 C. X=2.0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直击中考
1.(2016·昆明)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
A.CH20 B.C2H4 C.CH4O D.CH4
2.(2017曲靖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固体质量增大,因此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3.(2017昆明)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4.(2018曲靖)电解硫酸铜溶液制金属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
2Cu+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
A.SO2 B.H2S C.H2SO4 D.H2SO3
5.(2018昆明)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和d的质量比为7:8
能力提升
1.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表中a的值为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X中一定含有元素 。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化学反应 总和 总和
2.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的原因
密闭
自我演练
1. H C
2. C
3.D
4.D
5.B
直击中考
1.D
2.C
3.A
4.C
5.D
能力提升
1.B
2.D
3.2.8 16︰11 C、H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