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
1.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2.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自我演练
在反应4Al+3O2 2Al2O3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来看,每
个铝原子和 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 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 份 质量的铝和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了 份质量的氧化铝。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快慢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数量比
3.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16 B.32 C.48 D.64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直击中考
1.(2016·昆明)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2016云南)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换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上图反应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该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3.(2017云南改编)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C.图中的甲和丁属于氧化物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2017昆明)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2018云南)下图为末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下图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2018昆明)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1
C.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能力提升
1.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值为2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自我演练
1. 4 3 2 108 96 204
2. C
3.B
4.B
5.A
直击中考
1.C
2. N2 是
3.A
4.B
5.D
6.C
能力提升
1.B
2.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