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2-24 08: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太湖(江苏省南部)南京秦淮今貌上海金茂大厦江南水乡 一个西汉官员说:我到过江南地区,那里地阔人少,老百姓把鱼和米当作主食,有的地方还放火烧荒,那里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也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一个南朝的商人说:我住在江南,这里可是全国最繁荣、最富裕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地方的吃粮问题,我们
这里的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天下人使用。
请思考:
(1)以上两个人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呢?请你说说自己的观点?
(2)你认为他们两人的说法哪个正确?资料: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纷纷南迁。
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今湖北)的有十万多家;黄河下游的青州、徐州和淮河流域(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的人民很多移到了扬州。
思考: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孙吴开发江南: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和条件④南方优越的条件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③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②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2、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采取什么政策治理蜀国?刘禅像 诸葛亮(塑像)成都武侯祠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现存庙宇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都江堰 位于四川灌县城西。三国时期,蜀国曾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讲故事:七擒孟获七纵七擒而(诸葛)亮犹遣(孟)获, 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资治通鉴》第七十卷 珠江源头
(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的地方) 诸葛亮治理蜀
A:发展经济
B: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吴·瓷灯吴·青瓷瓶蜀锦青瓷羊,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1958年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蒙冲(模型)斗舰(模型)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很发展。以上舰船均为吴国制造。3、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农业:垦荒、推广牛耕、稻田产量提高
纺织业:越布
手工业 制瓷:青瓷
造船业:侯官、临海、番愚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1、南方政权的更迭两晋、南朝简表西晋建立者司马炎东晋建立者司马睿南朝·宋建立者刘裕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南朝·梁建立者萧衍南朝·陈建立者陈霸先2、南方经济的发展思考讨论:东晋南朝时南方
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A.南方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1)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2)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4)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B.表现农业:广种水稻,推广麦豆,围湖造田,兴修水利”获湖”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商业兴旺和
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史料:“江南之为过盛矣.------地广野丰,-----荆城跨南楚之富,杨郡有全吴之饶,----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解释:江南为国家强盛地区.-----土地广阔,物产丰饶,----荆州居于南楚最富有的地位,扬州有这个地区最肥沃的土地,-----丝锦布帛产量之高,可供天下人穿衣.比较前后两段史料,思考“与西汉相比,南方经济有何变化?”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南朝青釉灯东晋·青釉褐斑镂空薰知识扩展:贵港素有“荷城”之誉,其覃塘区的莲藕名扬全国,请你调查一下,贵港有哪些优势发展莲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