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中图版必修二 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单元测试6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中图版必修二 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单元测试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23 08:2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猪的卵原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它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有(  )
A. 10条 B. 20条
C. 40条 D. 60条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最终结果是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猪的卵原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即40条染色体,则它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故B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及结果,明确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再结合题中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1/2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得到的是单倍体
【答案】A
【解析】略
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用花药作材料培育出的植株均是单倍体
【答案】A
【解析】略
4.育种工作者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的方法是( )
A.用花粉(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B.用叶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
C.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
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育种工作者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即用花粉(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突变    C.环境条件变化  D.杂交
【答案】B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所以B选项正确。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率增加
B.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相同
C. 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个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数目是有丝分裂中期的一半,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中只有23条染色体,但后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7.杂种Fi与某隐性性状亲本回交后,得到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1的后代,由此可以肯定该杂种最可能是
A. 二倍体(Aa)
B. 三倍体(Aaa)
C. 四倍体(AAaa)
D. 四倍体(Aaaa)
【答案】C
【解析】若该杂种为二倍体(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A项错误;若该杂种为三倍体(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2∶2∶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B项错误;若该杂种为四倍体(A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4∶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1,C项正确;若该杂种为四倍体(Aaaa),则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1∶1,与隐性性状亲本(aa)回交所产生的后代,其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1∶1,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任意两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同一极,余下的一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任意两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同一极,余下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据此准确判断基因型为Aaa、AAaa、Aa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
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B
【解析】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正确。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错误。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形成新基因;正确。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由于密码子的兼并,隐性突变等;正确。
9.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
A.柱头 B.子房 C.花药 D.茎尖
【答案】D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这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所以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茎尖.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多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细胞在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由于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骤变等)的影响,使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于是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在此细胞基础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形成加倍的组织或个体.
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常用方法是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细胞染色体组加倍.
10.10.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D. 基因工程育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原理,把同一物种两个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A错。单倍体育种也是可以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和秋水仙素处理,短时间培养出同一物种的优良品种,B错。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获得同一物种的新性状,C错。ABC都是针对同一物种的育种方法。基因工程可以将不同物种个体的优良基因移植入该物种体内表达,打破物种生殖隔离,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1.已知某生物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E、F 、G、H、I五个基因(如下图所示),下列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与“已知的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E、F、G、H、I五个基因”比较可知:
A、图中的染色体丢失了H、I基因所在的片段,为缺失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图中的染色体增加了一段含I基因的片段,为重复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图中的染色体与已知染色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含H、I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倒位,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图中的染色体结构未发生变化,是由于染色体上的I基因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i,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1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个体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同时存在四种细胞的器官是卵巢
B. 甲和乙图所示的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C. 正常情况下丙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
D. 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乙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细胞属于减一后期,并且细胞质分裂是均等的,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则同时存在四种细胞的器官是睾丸,A错误;甲和乙图所示的细胞中DNA含量均为8,B正确;丙细胞是处于减二后期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正常情况下没有等位基因,C正确;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组也加倍,其中有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的区别和联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生物产生的新基因是由于
A. 基因互换 B. 基因自由组合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通过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 基因互换和 基因自由组合只能增加新的基因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增加基因的数量。
14.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⑦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图中各种筛选过程均不改变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③到⑦过程,涉及到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获得④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获得⑧植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二者原理不同,B正确;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是⑤自交而来的,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1/2=1/4,C正确;图中各种筛选过程涉及到人工选择,均改变基因频率,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现有甲、乙两个取自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已知甲、乙两细胞染色体数相等,且甲细胞中核DNA含量为乙细胞的二倍,下列关于甲、乙两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雌性
B. 甲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乙细胞中此比例为1:1
C. 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只有一个
D. 甲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甲为初级精母细胞,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乙为次级卵母细胞,该个体为雌性,A项正确;甲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因此甲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乙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所以乙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B项正确;甲、乙细胞中均有两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在甲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项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有减数分裂的过程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是:由题意信息准确定位甲、乙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在此基础上围绕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若能将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进行准确定位,就会大大提升解答此类问题的效率。
16.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 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 B. 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
C. 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D. 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
【答案】D
【解析】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属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没有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没有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
1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 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 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裂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A错误;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说明姐妹染色单体还没有分离,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说明DNA还没有复制或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因此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是细胞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D错误。
18.下列各项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A.多倍体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 B.植物的一粒花粉
C.玉米的胚乳细胞 D.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A
【解析】
19.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也有个别可育是因为(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加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萝卜和甘蓝存在生殖隔离。萝卜和橄榄杂交,若要后代可育,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可,由此可推知: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也有个别可育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加倍)导致;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的应用,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0.下图是某高等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B.C.E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基因重组发生在A.B.C.E细胞中
C.B.C.E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
D.B.C.D.E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答案】B
【解析】B、C、E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中不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E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B、C、E细胞中的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每条染色体都含2个DNA分子,C正确;B、C、D、E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E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二、非选择题
21.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形与实验,请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Ⅰ.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性别为_____,判断的理由是图_____。(甲、乙、丙、丁)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有_____,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_____。
(3)曲线图中BC形成的原因是_____,CD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细胞。
II.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龙胆紫溶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取材:用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固定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
【答案】Ⅰ.
(1)雄性 丙
(2)甲和乙 乙和丙
(3)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甲
Ⅱ.
(1)睾丸
(2)②龙胆紫染液(答醋酸洋红液不得分)
(3)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解析】试题分析:Ⅰ.
(1)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细胞质均等分配,为精原细胞,如果是卵原细胞,则不均等分裂,故为雄性动物。
(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1,表明染色体不含单体,为甲(有丝分裂后期)、乙(精原细胞)。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丙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3)曲线图中BC表示染色体数加倍,为甲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Ⅱ.
(1)小鼠睾丸为雄性生殖器官,生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其他器官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2)②用碱性染料龙胆紫给染色体染色,便于观察。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③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生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2.(16分)果蝇是非常好的遗传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图A和图B表示果蝇甲和果蝇乙Ⅱ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注: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图A中的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是 关系(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②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变异,此变异属于 。
(2)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个体,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
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雄。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2000~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3)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现有一红眼果蝇XBY与一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请用文字加以说明)
方法一(从细胞学角度分析):
方法二(从遗传学角度分析):
【答案】(1)①非等位基因 (2分) ②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倒位、染色体片段颠倒) (2分)
(2)(图解:6分)
(写出亲本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后代基因型、后代表现型,杂交符号,整体格式各1分,分要点给分,每一要点中有一处错误的各扣1分。用棋盘法酌情给分)
(3)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结构。若染色体正常,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3分)
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2: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3分,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解析】
23.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玉米遗传学问题:
(1)位于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若图中基因S的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
②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Ⅲ,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GUU 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1)题,需以题意中的“起始密码子”和“基因S、s和M、m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切入点,围绕基因表达、减数分裂等相关基础知识,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2)题,需理清常见的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优缺点及原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据此依题意和从图示中提取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①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因此b链为模板链。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变为CAA,所以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
②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出现了基因重组。由于S、s和M、m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说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2) ①据图示可知,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因过获得的单倍体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
②方法Ⅲ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原因是: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24.下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下图2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丙处于_____分裂____期,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由该图可知,在_____时期发生了____。人体中同时存在图1中三种细胞的器官是_。
(2)右图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cd段对应于图1中的____细胞,图2中m所代表的数值是____。
(3)按照上题的m所代表的数值,请在图2中用虚线画出c~f段细胞中DNA分子数的相对变化曲线。
【答案】 减数第二次 后 精细胞 四分体时期 交叉互换 睾丸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乙 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甲、乙、丙三个细胞中染色体均分为两套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它们均属于分裂后期。其中甲中有染色单体,说明它是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是在雄性动物睾丸内的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内没有染色单体,而每一极上的染色体又有同源染色体,可确定为有丝分裂。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说明它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精细胞;从丙细胞内的染色体的颜色可以看出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过交叉互换。(2)图二曲线bc段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加倍,说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d段对应图一中乙细胞,此时乙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共8条染色体,说明着丝点分裂前,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即m=2个染色体组。(3)根据题意可确定图中cd段细胞内DNA数为8,ef段细胞内DNA数为4,从而可以画出相应曲线图。
考点: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