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2 22: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回顾旧知1、我国的陆军兵种有哪些?
2、我国的第一支海军叫什么?
3、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叫什么?
什么时候交接入列的?
4、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
主要任务是什么?由什么部队组成?何时更名?
5、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五大战区?
6、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
7、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什么新格局?
外交: 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 概念解释:国家实力 外交家的谋略 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其对外政策。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导入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开放、和平、友好、兼容并包图1:图2:图3:导入新课《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南京条约》签订 近代外交=屈辱回顾过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将是怎样的呢?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材料一 不久,美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图们江边,对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实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美国还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材料二 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均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温故知新通过阅读两则材料,说一说在建国之初美苏对新中国的态度。美国敌视中国苏联支持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情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承认、支持不承认、敌视、孤立、封锁17个请自学子目一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中国 与中国建交国 与美国缔结防御条约国 请思考:图上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建国初期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
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承认。
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中国国内:政权还不稳固,亟待恢复经济。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的特征独立和平自主【解读历史】1949.10—1950.10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7、波兰人民共和国8、蒙古人民共和国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1、越南民主共和国12、印度共和国13、瑞典王国14、丹麦王国15、缅甸联邦16、瑞士联邦17、芬兰共和国 (按时间先后)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探究历史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探究历史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探究历史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接见印度代表团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周恩来提出完善影响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知识链接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正式确定判断这些事例是否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美国对叙利亚的战争
中国加入wto
美国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菲律宾军警射杀台湾渔民??
召开APEC会议
香港、澳门的回归×√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惠×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惠√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平共处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本
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特点。
2、为什么要召开万隆会议?
3、在会议中,出现了什么情况?
万隆会议(1955)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旧址“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1955年4月
亚非29国在万隆举行团结反帝的亚非会议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受到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同埃及总统纳赛尔交谈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1955年4月18~24日,29国和地区,304名代表在万隆举行会议。美帝在亚洲继续推行霸权政策,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挑拨离间。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1955万隆 没有殖民主
义国家参加万隆会议会议的主题:万隆会议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的阴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共同探究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会议偏离正轨、步入歧途、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正中帝国主义下怀说什么好呢?求同存异“求 同 存 异”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同:遭遇相同同: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一三二四五一条外交新政策两个国家表敌友三国总理齐声明四字方针万隆定五项原则促和平知识纵横: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考链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中考链接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中考链接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中考链接作业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写出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方针和方针的意义。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故事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