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3 17: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一、说教材和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六、说教学流程七、说教学板书主 要 内 容八、说活动效果和感受二、说教学理念一、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单元主题——父母之爱
本篇课文的讲述内容及中心思想:
地震中父救子
父爱的无私与伟大
父爱易理解 地震情境较陌生 缺少生离死别的痛苦体验 ——展示情境、融入情境、读中感悟 说学情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说教学理念
1、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3.感受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巨大力量。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明白这对父子了不起的原因。情境教育法 :以地震情境引入课文。
读、思、写结合法 :朗读、思考、想象
谈话法 :引导提问,交流回答五、说教法自主学习: 主动建构,分析课文。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分享成果。说学法六、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2008年5月12日,是我们全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一次的地震中去。(播放汶川地震图片)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方法一:情景教学法。架起了文本和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对地震灾难有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生离死别的情感体验。六、说教学流程(二)、师生合作,重点解读 ①理解“三劝”与“三答”,感悟父亲的执着坚定 。
感情朗读 别人的三次劝说
情境对话 父亲的三次回答
父亲心情的转变
父亲的执着坚定方法二:读悟结合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朗读与感悟相结合。
②、理解第十二自然段,感悟父亲的不畏艰辛。
· 时间描写——漫长的38小时
· 动作描写——“挖”
· 外貌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浑 身上下的衣服破难不堪,到处是血迹。” 朗读、思考与想象父亲的不畏艰辛方法三:抓重点句段法。引导学生从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③整体把握,提炼线索,感悟父亲的坚守诺言
抓住文眼:“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一直坚持挖了38个小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
父亲的坚守诺言方法四:抓文眼,让文眼成为掀起情感体验的高潮点,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这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三)、回顾整理、升华情感
· 回顾所学内容,理解父亲的“了不起”及其表现,感悟父爱的伟大。
· 写一写 想对父亲说的话。方法五:读思写结合法。小练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换位思考,感恩父母。(四)、课外学习、拓展知识 回顾三下课文《妈妈的账单》 母爱无私
课外阅读朱自清《背影》 父爱深沉

拓宽阅读范围
提高语文素养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执着坚定
父亲的“了不起” 不畏艰辛
坚守诺言
父爱伟大六、说教学板书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无创新。一堂好课关键是通过反复的磨课,抓准课文的重难点,并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或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八、说活动效果和感悟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