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感知音乐节拍(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感知音乐节拍(二) 第二课时
单元
第5课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学习并演唱歌曲《渔光曲》、《送别》,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重点
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渔光曲》、《送别》。
难点
指导学生在注意连贯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吐字力求清晰,演唱力求完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音乐小知识:
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叫拍号。
在乐谱中,拍号用两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下方数字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有几拍。
复习回顾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从而导入新歌曲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歌曲学习与演唱------歌曲《渔光曲》
1、作品简析:
《渔光曲》是同名影片的主题歌,作于1934年。
《渔光曲》这部影片通过一个穷苦渔民家庭的破产,以及他们流浪和死亡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社会渔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渔光曲》这首主题歌,以凄婉的曲调描写了当时渔民的沉重劳动和被剥削的贫困生活,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悲愤。这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有力的烘托了影片的主题,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
安娥(1905—1976)是我国近代现代音乐史上一位优秀的女歌词作家,原名张式源。河北省获鹿县人。=
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从小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1934年创作了这首《渔光曲》,以后又创作了《月光光》、《新莲花落》、《大地行军曲》等电影插曲。1940年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皖南事变中牺牲。
(2)听《渔光曲》音乐,根据音乐感受画面。
请大家来思考:
1.听听歌曲的情绪,你能想象出一副什么画面?
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B )
A、 2/4 B 、4/4
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这首歌曲每个乐段描绘的是什么画面呢?
这首歌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
第一乐段平静自然,仿佛远 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浪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
(3)艺术处理
第一乐段,演唱情绪要平静自然,仿佛远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云儿飘在海空”一句中,四五度及八度音程的大跳,应注意音乐连线,托住呼吸,声音平稳,位置统一。演唱“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这句前,要充分换气并用气均匀,使气息能够支持到最后一个音。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云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演唱时节奏要紧凑,速度稍快,表现出渔民在紧张劳动时的场面。最后一句速度要渐慢,使音乐很好的过渡到第三乐段。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演唱时心情应是沉重的,在咬字、吐字上要特别讲究字头清晰,每一个吐字和运腔都建立在呼吸的支持上,使声音气韵生动,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学唱《渔光曲》旋律,体验音乐特点:
(1) 跟音乐学唱歌曲,先唱旋律。
(2)找出歌曲中的难点。
(3)听老师范唱难点并学唱。
二、聆听《送别》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 。
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送别》
1.这首歌曲每个乐段描绘的是什么画面呢?
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2.歌曲分析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强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3.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唱歌谱。
(2)学唱歌词:
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4)让学生们分声部演唱歌曲。
三、演唱展示
全班大合唱
个人展示
五、作业布置
你来试一试:借用《送别》的旋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上一段新词,唱给家人听。
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
欣赏歌曲
积极参与互动。
掌握每个乐段的演唱技巧
学唱《渔光曲》
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
欣赏歌曲
讨论并总结其音乐特点及难点。
分析歌曲的节拍与力度
学唱歌曲
表演歌曲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
学习并演唱歌曲《渔光曲》,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对每一乐段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渔光曲》、《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听老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自己不懂的地方。
通过课堂小结来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学习内容并加深印象。
板书
感知音乐节拍(二) 第二课时
1. 《渔光曲》、《送别》
2. 安娥、任光、李叔同
清晰、直观的展现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件25张PPT。感知音乐节拍(二) 第二课时花城版 三年级下音乐小知识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叫拍号。
在乐谱中,拍号用两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下方数字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有几拍。例如:
2.
3. 4.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表示每小节有三拍。2——表示每小节有两拍。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4——表示每小节有四拍。8——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表示每小节有三拍。请您欣赏作者简介 安娥(1905—1976)是我国近代现代音乐史上一位优秀的女歌词作家,原名张式源。河北省获鹿县人。作者简介 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从小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1934年创作了这首《渔光曲》,以后又创作了《月光光》、《新莲花落》、《大地行军曲》等电影插曲。1940年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皖南事变中牺牲。
《渔光曲》这部影片通过一个穷苦渔民家庭的破产,以及他们流浪和死亡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社会渔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渔光曲》这首主题歌,以凄婉的曲调描写了当时渔民的沉重劳动和被剥削的贫困生活,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悲愤。这首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有力的烘托了影片的主题,产生了动人的艺术力量。歌曲背景新知讲解请大家来思考:
(1) 听听歌曲的情绪,你能想象出一副什么画面?(2) 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
A、 2/4 B 、4/4B我是小小思考家:新知讲解这首歌旋律抒情,流畅,节奏从容舒缓。
第一乐段平静自然,仿佛远 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浪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
我是小小思考家: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这首歌曲每个乐段描绘的是什么画面呢?演唱技巧 第一乐段,演唱情绪要平静自然,仿佛远远看到蔚蓝的大海上渔船在海浪中微微颠簸。“云儿飘在海空”一句中,四五度及八度音程的大跳,应注意音乐连线,托住呼吸,声音平稳,位置统一。演唱“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这句前,要充分换气并用气均匀,使气息能够支持到最后一个音。演唱技巧 第二乐段,描写风起云涌,渔船由远而近,轻撒网,紧拉绳,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情景。演唱时节奏要紧凑,速度稍快,表现出渔民在紧张劳动时的场面。最后一句速度要渐慢,使音乐很好的过渡到第三乐段。演唱技巧 第三乐段,词曲作者进一步描写了渔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音乐舒缓而忧伤。演唱时心情应是沉重的,在咬字、吐字上要特别讲究字头清晰,每一个吐字和运腔都建立在呼吸的支持上,使声音气韵生动,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新知讲解
1. 跟音乐学唱歌曲,先唱旋律。
2. 找出歌曲中的难点。
3. 听老师范唱难点并学唱。我是小小演唱家:请您欣赏 送 别
4 (美)奥德维曲
李叔同填词41=C稍慢 深情地5 3 5 1 6 1 5 5 1 2 3 2 1 2 0 5 3 5 1. 7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晚风 拂 柳6 1 5 5 2 3 4. 7 1 0..笛 声 残 , 夕 阳 山 外 山。 5 3 5 1 6 1 5 5 1 2 3 2 1 2 05 3 5 1. 7 6 1 5 5 2 3 4. 7 1 0 ..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 晚风 拂 柳 笛 声 残, 夕阳 山 外 山 。.......知 交 半 零 落; 一 斛 浊 酒 尽 于 欢 , 今宵 别 梦 天之 涯 海 之 角寒。huzhuo请您欣赏作品简析 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的创作的“学堂乐歌” 。
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的特点,一是,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新知讲解 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我是小小思考家:这首歌曲每个乐段描绘的是什么画面呢?新知讲解节拍
速度
力度
情绪
我是小小思考家:你知道这首歌的节拍、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吗?大胆说一说。四四拍子中速稍慢中弱忧伤、惆怅、深情新知讲解《送别》唱一唱3 5 ⅰ- ∣6 ⅰ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新知讲解我是小小演唱家: 用听唱法学唱歌谱。
2. 学唱歌词,老师唱谱,同学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请提出疑难。新知讲解
分声部演唱歌曲。我是小小演唱家:演唱展示
全班大合唱
个人展示新知讲解我是小小演唱家: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渔光曲》、《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板书设计感知音乐节拍(二) 第二课时
《渔光曲》、《送别》
安娥、任光、李叔同作业布置你来试一试:
借用《送别》的旋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上一段新词,唱给家人听。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