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四)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3 16: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新中国的成立
概述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协商建国——新中国的成立
——三大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依据、建立、成果、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党制度)
建立、发展与完善、性质、职能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民族制度)
原因、建立、实践、意义
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完善学案,准确把握基本史实。
人大,人民的大盛会
出席大会的有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有来自机床边、矿井下、田野里的工人和农民代表;有来自课堂、实验室、医院、研究机构、文化部门的知识分子代表;有来自军营和边防的解放军官兵代表;有来自内蒙古草原、西藏高原、天山脚下、西南边陲的各少数民族代表。在应到会的代表中,妇女代表占11.99%,少数民族代表占14.44%。代表们济济一堂,共商国家大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
据1953年6月30日普查,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12371人,其中登记选民为323809684人, 占选举地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参加普选投票的选民达2.78亿人, 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选出基层人大代表566.9万人。
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
选民
间接选举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
国家性质与根本政治制度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对新中国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同: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
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对比《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点
项目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背景
制定主体
内容
性质
历史作用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依据、建立、成果、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党制度)
建立、发展与完善、性质、职能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民族制度)
原因、建立、实践、意义
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完善学案,准确把握基本史实。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后,政协的职能的变化:
参政议政
新发展: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组成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依据、建立、成果、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党制度)
建立、发展与完善、性质、职能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民族制度)
原因、建立、实践、意义
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完善学案,准确把握基本史实。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制度)
2、西部多,东部少
1、大杂居,小聚居
猜猜看,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1965,藏族
1958,回族
1955,维吾尔族
1947,蒙古族
1958,壮族
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
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材料三 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来源,而人民代表大会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构,“一府两院”根据权力机关的委托行使部分职权;在努力改进、逐步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将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之一……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将有力推动民主政治的新发展;56个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摘编自《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理念及其实践》等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民主的表现形式;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材料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两党制,通常是每
隔四年进行一次议会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
数议席一个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掌握
行政权,但不一定同时掌握立法权,具有立法
权力的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席位很可能被在总统
竞选中失败的另一党占有,竞选失败的另一个
政党成为反对党,监督或牵制执政党的活动。
——《美国两党制研究》
(行政权)
总统
(立法权)
国会
(司法权)
最高法院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总统任命的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行政权)
总统
(立法权)
国会
(司法权)
最高法院
材料三 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来源,而人民代表大会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构,“一府两院”根据权力机关的委托行使部分职权;在努力改进、逐步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将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之一……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将有力推动民主政治的新发展;56个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摘编自《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理念及其实践》等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民主的表现形式;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材料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两党制,通常是每
隔四年进行一次议会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
数议席一个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掌握
行政权,但不一定同时掌握立法权,具有立法
权力的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席位很可能被在总统
竞选中失败的另一党占有,竞选失败的另一个
政党成为反对党,监督或牵制执政党的活动。
——《美国两党制研究》
权力制衡
选举基础之上的竞选制
材料三 人民是主权的最终来源,而人民代表大会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构,“一府两院”根据权力机关的委托行使部分职权;在努力改进、逐步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将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之一……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将有力推动民主政治的新发展;56个民族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摘编自《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理念及其实践》等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民主的表现形式;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材料二 以美国为代表的两党制,通常是每
隔四年进行一次议会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
数议席一个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掌握
行政权,但不一定同时掌握立法权,具有立法
权力的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席位很可能被在总统
竞选中失败的另一党占有,竞选失败的另一个
政党成为反对党,监督或牵制执政党的活动。
——《美国两党制研究》
权力制衡
选举基础之上的竞选制
第一大特色:民主集中制和权力委托制
第二大特色: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制度的统一
第三大特色:民族共进
材料一 “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 1940年夏,以蒙古族为主的蒙古抗日游击队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
1948年初,沈钧儒等人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宣布:中国民主同盟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从此,中国民主同盟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
材料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1940年,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共在全国解放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解放后,这也为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宝贵的经验。
材料四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9亿吨 49% 9.3%
钢 135万吨 754% 46.2%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材料一 “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民本”、“和合”——思想渊源
材料二 1940年夏,以蒙古族为主的蒙古抗日游击队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 ……1948年初,沈钧儒等人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宣布:中国民主同盟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从此,中国民主同盟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
中国各民族、各革命阶级的斗争——共同努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
1940年,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共在全国解放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解放后,这也为我国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的恢复——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
材料四
民主政权建立的尝试——经验积累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9亿吨 49% 9.3%
钢 135万吨 754% 46.2%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民本”、“和合”
思想,提供了思想渊源;
2.中国各民族、各革命阶级斗争的结果;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3.民主政权建立的尝试提供经验;
4.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的恢复,提供了政治前
提和经济基础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政权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
民主制度建设
法制建设: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