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教版中考复习物理——14、声及物态变化
模块一 声现象
【例1】★
小明家附近广场音乐声过大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这里的声音是由音箱中纸盆的_______产生的,声音大是指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大,经过居委会的协调,该音乐的播放者将音量调小了些,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例2】★★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国产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噪音_______(“是”或“不是”)机器振动而产生的;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例3】★
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_______.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_______太高.
【例4】★
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明可以听到歌手的歌声.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______,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小明看到舞台上为渲染气氛而制造的白雾其实是水蒸气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舞台上闪光灯发出的光_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
【例5】★★★
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C.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例6】★
举世瞩目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声倾倒了无数观众,“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大 B. 音色好 C. 音调高 D. 振幅大
【例7】★★
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 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 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D. 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
【例8】★★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服役,如图所示是两名佩戴防护耳罩的起飞指挥员用“航母style”动作向舰载机歼﹣15飞行员下达起飞指令.指挥员佩戴保护耳罩是因为舰载机起飞时所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很大,佩戴保护耳罩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了噪声
B. 音调很高,佩戴保护耳罩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了噪声
C. 响度很大,佩戴保护耳罩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了噪声
D. 音调很高,佩戴保护耳罩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了噪声
模块二 物态变化
【例9】★
2009年底,为了预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
【例10】★
今年3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形成过程需要_______热量,下落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冰雹是_______ (“运动”或“静止”)的,落地前冰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_______重力的大小.
【例11】★
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例12】★★★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温度计的感温泡不能接触容器底
B. 测出水的沸点为97℃
C. 水沸腾的现象是只在水内部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D. 水沸腾时要满足达到沸点,还要不断吸热
【例13】★★
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小实验“制造云和雨”的实验装置图,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发生了水汽化放热和水蒸气液化吸热的现象
B. 盘子中装冰是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C. 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盘中的冰不断吸热,发生了升华现象
D. 我们看到的“云”实质是水汽化形成的小水滴
【例14】★★
如图,我国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军向云层里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增雨.对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释中( )
A.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例15】★★★
如图所示是热学物理实验中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晶体海波熔化时可以用甲图也可用乙图装置
B. 乙图水沸腾时将酒精灯撤掉,发现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吸热
C. 丙图当水沸腾后把酒精灯撤去,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打气,水又重新沸腾
D. 丁图右侧试管内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水蒸气液化吸热
【例16】★★★★
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
【例17】★★★★
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 )
A. 92℃ B. 94℃ C. 96℃ D. 98℃
【例18】★★★
科考队员在野外考察时经常利用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的是将一定质量的冰,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 科考队员所处位置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C. 冰熔化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
D. 水沸腾的过程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
【拓展题1】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 J.[已知C水=4.2×103J/(kg?℃)]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题2】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①所代表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__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_______热.
参考答案
1、
答案: 振动;响度;声源处.
2、
答案: 振动;超声波;电磁波;摩擦力.
3、
答案: 信息;频率.
4、
答案: 振动;音色;液化;属于.
5、
答案: B.
6、
答案: C.
7、
答案: B.
8、
答案: C.
9、
答案: 热胀冷缩,37.8
10、
答案: 放出;运动;等于.
11、
答案: 升华;凝华;熔化.
12、
答案: C.
13、
答案: B.
14、
答案: B.
15、
答案: B.
16、
答案: D.
17、
答案: B.
18、
答案: D.
拓展题
答案: (1)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2)99,小于;(3)1.68×104;(4)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 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这样受容器底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不准确;在读数时俯视,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大;酒精灯的外焰未放在杯底的正下方;
(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小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由图象知,水的初温为89℃,末温为99℃,
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t﹣t0)
=4.2×103J/(kg?℃)×0.4kg×(99℃﹣89℃)
=1.68×104J
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
答案: 海洋;汽化;吸;凝华;吸.
考点: 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 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水是海洋水;
由图所示可知,①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发生汽化,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
云是水蒸气遇冷发生凝华变成小冰晶.小冰晶吸收热量由固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