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选择题:
1.罗曼·罗兰是下列哪国的著名作家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 ( )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约翰·克利斯朵夫》
3.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军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对毕加索此言理解正确的是( )
A.毕加索的自谦之辞
B.毕加索对德军在西班牙狂轰滥炸、滥杀无辜非常愤怒
C.《格尔尼卡》描绘了德国风光
D.毕加索不满他人对现代派艺术的不理解
4.下列作品中,属于法国文学家写的有 ( )
①《约翰·克利斯朵夫》 ②《静静的顿河》 ③《等待戈多》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二、判断题:
1.《美国的悲剧》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之作。 ( )
2.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
3.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他1937年为抗议意大利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 ( )
三、连线题:
1.请用线把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作品特点之间连接起来。
《约翰·克利斯朵夫》 德莱塞 荒诞派戏剧
《美国的悲剧》 贝克特 描述一个音乐家的成长过程和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等待戈多》 罗曼·罗兰 揭露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四、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 2.
五.材料解析题:
1.阅读材料:
《等待戈多》剧中反复出现下面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有人问过作者:两个流浪汉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阅读了该剧的剧情后,你认为戈多指什么?
一、选择题:1.C 2.C 3.B 4.B
二、判断题:1.× 2.√ 3.×
三、连线题:1.略
四、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1.《美国的悲剧》插图 2.《静静的顿河》插图
五.材料解析题:
1.评论家们对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一,戈多(Godot)是从英语“God”演变而来,即上帝之意,故这一人物暗指上帝;其二,戈多这一人物正如写这个剧本之前贝克特的小说世界所展示给人们的死亡境界一样,他象征“死亡”;其三,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