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第七组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课件+学习单(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上第七组第22课《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课件+学习单(1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3 17:32:04

文档简介

《跑进家来的松鼠》 阅读学习单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
松鼠
布封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思维提升
快速阅读布封的《松鼠》,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松鼠的两篇文章,它们在内容与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在比较表中写下关键词。
《跑进家来的松鼠》 《松鼠》
不同点 1.介绍了松鼠和我们一家 …… 1.只介绍了松鼠 ……
相同点


巩固运用
本课最大的写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这只淘气可爱的小松鼠,在作者家里还可能会做哪些调皮捣蛋的事儿呢?请发挥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再为本文续写一个有趣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榛子”、“烟囱”的轻声,自主认读“储备”、“晾干”、“贮存”、“蹿”、“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空落落”。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能够说出松鼠跑进家来做的几件事;从作者一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对松鼠的关心和喜爱。
3.通过与布封《松鼠》的比较,总结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特点,并尝试运用这种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重点
能说清松鼠做了哪些事,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交流本课与布封的《松鼠》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喜爱之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PPT
2.学生个人阅读学习单

教学环节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2分钟)
1.出示小诗,激发兴趣。
“像鼠却有大尾巴,爬山上树本领大。山上安家它喜欢,家里从来没有它。”
2.小诗当中说道:“山上安家它喜欢,家里从来没有它。”可是今天,咱们却要来认识一只与众不同的小松鼠。这只小松鼠没有往山上钻,反而跑进了——(生答)家里。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
二、正音读文,梳理文脉(3+5=8分钟)
1.学习“阅读指南”中的生字词。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是有些词语还是需要读正确的。逐行出示下列三组词语。
读轻声:榛子、烟囱(请个别学生读,幻灯片出示“读轻声”)
“我们”的反应:哭笑不得、空落落(生齐读)
松鼠的行为:晾干、贮存、储备、垫窝、蹿、蹭、叼(开火车读)
2.你能不能用上这里的字词,给松鼠做的事情起个小标题,写在相应段落旁边呀?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写上小标题。(板书: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叼物垫窝)
提示1:注意小标题的起法,字数要相当,还要关注书面性。
提示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是指安静地、一次性扫读2-3行的阅读方式。
总结:这些都是和小松鼠有关的具体事例。(板书“具体事例”)
3.它可真是一只( )的小松鼠呀!
三、速读课文,体会温情(8分钟)
1.作者一家和我们的观点一致吗?他们对这只小松鼠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喜爱)
2.再次快读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语句,圈出关键字词,并在边上写下简单的批注。
关注点1:学生先提到哪一块内容,就引导他们先将注意力聚焦到那一块,并在幻灯片上引导学生一起圈画关键字词。
关注点2:发言者先指明自己这句话所在的位置。
关注点3:其他同学对这一处有补充吗?
关注点4:评价语要多样,用语要儿童化。
预设:
(1)从小松鼠的动作入手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整天”表现出松鼠的淘气,“从来没有”和“一样”表现出松鼠的灵活。说明松鼠待在作者家里的时间不短,家人们经常观察它)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
(“跳”、“蹭”、“轻轻咬”表现出松鼠与“我”的亲密。“我”能通过松鼠的行为猜测到它的想法,“我”和松鼠已经心意相通了)
③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这只小松鼠根本不怕“我”,可见我们平日的相处十分友爱)
④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像粒子弹头似的”写出松鼠蹿的速度之快,表现出小松鼠行动的灵活与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总结:这几句话,都是在写小松鼠的——动作。
(2)从家人的语言入手
①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我”称松鼠为“我们家”的“孩子”,表明已将小松鼠当做家里的一员、自己的兄弟)
②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哈哈大笑”表现出爸爸并不因松鼠的所作所为而生气,“咱们家的”、“咱们的”体现出爸爸已将小松鼠看作家人)
总结:这几句话,都是在写我们一家人说的话,也就是人物的——语言。
(3)从家人的心情入手
①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哭笑不得”表现了家人的无奈,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大动肝火)
②我们的心里空落落的。
(“空落落”是什么意思?作者一家因松鼠的“失踪”而难过,甚至难过到感觉心中缺失了一块,可见小松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之高,表现出他们对小松鼠的喜爱)
面对这样一只调皮捣蛋的小松鼠,作者一家人却将它看做家中的一员。在大家看来,这又是( )的一家人呢?
总结:这几句话,都是在写作者一家因小松鼠而产生的情绪,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3.总结:原来,作者是通过描写具体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达情感的。其实也就是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表现松鼠的可爱,表达对它的喜爱。
四、总结写法,尝试运用(3+5+8=16分钟)
1.其实,在五年级时,我们就曾在语文课上遇见过松鼠这种小动物了。(出示布封的《松鼠》)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布封的《松鼠》,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松鼠的两篇文章,它们在内容与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跑进家来的松鼠》 《松鼠》
不同点 1.除松鼠之外,还介绍了作者一家的反应。 …… (2.侧重记叙松鼠在“我”家的趣事; 3.大量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 4.内容比较有趣;) 1.只介绍了松鼠这种动物。 …… (2.侧重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3.主要采用比喻、拟人手法; 4.科普性较强;)
相同点 1.都出现了松鼠; 2.都表现了对松鼠的喜爱; 3.或详或略的都对松鼠的习性进行了介绍 ……

2.小组讨论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试着填一填这张表。(5分钟)
提示1:四人小组中,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计时,一人负责汇报,一人负责随时补充。
提示2:一个小组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小组认真听。如果有和他们不同的观点,再举手补充。
3.是的,本课最大的写法特点,就是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只淘气可爱的小松鼠,在作者家里还可能会做哪些调皮捣蛋的事儿呢?
预设:打碎碗碟,踩脏地面,“偷”走作业,鞋子里做窝……
4.原来松鼠跑进家来还会发生如此有趣的事情呀,请你发挥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再写一个有趣的片段。除了写清楚松鼠的调皮,还可以想象一下,面对这样的趣事,全家人又会说什么、想什么呢?(8分钟)

跑进家来的松鼠
像鼠却有大尾巴,爬山上树本领大。山上安家它喜欢,家里从来没有它。
像鼠却有大尾巴,爬山上树本领大。山上安家它喜欢,家里从来没有它。
跑进家来的松鼠
像鼠却有大尾巴,爬山上树本领大。山上安家它喜欢,家里从来没有它。
跑进家来的松鼠
阅读指南
榛子 烟囱
哭笑不得 空落落
晾晒 贮存 储备 蹿 蹭 叼
cuān
读轻声
走入课文
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这只小松鼠“千方百计”地做了哪几件事呢?用小标题概括,写在相应段落旁边。
它可真是一只( )的小松鼠呀!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能表达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语句,圈出关键字词,并在边上写下简单的批注。
深入课文
他们可真是( )的一家人呀!
P118
P119
P120
比较阅读
快速阅读布封的《松鼠》,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松鼠的两篇文章,它们在内容与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小组讨论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填一填学习单上的比较表。
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小组分工:
记录员、计时员
汇报员、补充员
时间:5分钟
比较阅读
快速阅读布封的《松鼠》,想一想,同样是描写松鼠的两篇文章,它们在内容与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小组讨论两篇文章之间的异同,填一填学习单上的比较表。
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写法运用
请你发挥想象,学着作者的写法,再写一个有趣的片段。除了写清楚松鼠的调皮,还要想象一下,面对这样的趣事,全家人又会说什么、想什么呢?
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感谢聆听